最近想读奇闻轶事,比如《山海经》。向老S借书。他说,给你这本,更好看!
于是我打开了这本书。
第一篇文章就被吸引住。那看似虔诚的笔,书写着荒诞离奇的、鬼怪陆离的动物,那看似一本正经的引经据典,得出的令人啼笑皆非或发人深省的结论,都深深的吸引着我,一直看下去。
一个周末之后,我合上这本书。告诉老S,我看完了。我还有两本书从他那里拿来一两年了,都没有看。鉴于我以往看书的墨迹,这么快的速度,他没料到。但他说,“估计看完这本书的人,比看完《相对论》的还要少。”但是,由于智商关系,我真的没有看完《相对论》。
合上这本书,我想,它到底在哪里吸引了我?除了表面文字所看到的这些——由想象力和史料构建的神奇世界,它还有什么特别的呢?
首先,我意识到这本书鲜活的语言不仅读起来有趣,更是慢慢把我们带入古代,明白了很多贯通古今的道理。它用计策慢慢让我陷在了古人的环境中,用古人的智商看事情。刚开始你会嘲笑他们:古代人是多么的“迷信”啊,这些都相信!然而作者就是用这样笃定而“迷信”的口吻去写这些怪力乱神的动物。并和古人一样重视“占卜”一类超能力。
不信你看看《山海经》里,每每介绍个什么神奇怪兽,最后一般不忘加一句“食之…”。我不禁怀疑,古人难道是比今日的中国南方某地人更加猎奇的“吃货”?显然,会看书的吃货可没那么简单,他们大多数寻找的是能带给他们某种“超能力”的动物,而非仅仅是“味道”。当然,味道好的更逃不了的!
他们为何这么迷信呢?虽然吃什么鞭壮阳之类的话至今仍然有人相信,但毕竟和大多数知识分子无关了吧。想一下不难理解,有些我们现在知道的事,古人却不知道。可是,如果我们退回到古代,拥有他们同等的认知,我们就会惊异的发现,我们会做一样的决定!人性千古年来啊,居然比磐石还难迁移。孔老夫子的圣人之言流传了数千年,也没能泯灭我们人性中的那些“贪婪”。这点我前几天看《鬼谷子》的时候就在想。原来如今流行的鸡汤文、什么厚黑学的,人家鬼谷子老师早就简简单单几百个字讲的清清楚楚了。看来,自先秦至今,人性是很恒定的。
那么也就是说,我在看书的时候取笑古人的事,时至今日,自己仍然还在做。古人的焦虑,或者说“贪婪”,我们克服了吗?以前,我小时候,像白纸一样天真,意识不到自己的自私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个寄生虫。作为一个善良的寄生虫,来到外界社会之后,先是决定按照“与世无争”这条路走走看。结果看到人家同龄的,甚至更小的人,买房买车当高管,看起来生命充实无惑。而我们却被老板骂,挣扎在买房中,挣扎在户口中,挣扎在学区房,挣扎在中年危机失业危险…那当年“与世无争”的心念早就不知道何时喂了狗了!我们无争的原地不动,全世界都世俗的抛弃了我们向“钱”奔跑。等我们回过头来只剩下了焦虑和悔恨。
所以,我也多么想抓几千只蝙蝠,或者千年的神龟,用来占卜!于是我就可以早早借钱买房,早早结婚生长,牛市前买股票……生命中那么多一夜暴富的机会,只要占卜出一个,足以解我今日困顿啊!
看这点出息,人家古代拥有一切的帝王还不是什么都有,就想求一件事:怎么长生不老!
人生来就是避祸趋福的,就是想一劳永逸的。你看现在的鸡汤,哪点不是拿这个来说事。似乎你读明白了他的“预言”,或按照他的办法来做,就能“成功”一样。然而,成功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想象中的动物》第一章就向我们揭露了世间本质。如下,坏事和好事总是相伴而生的。这个世界上的不幸就像是源源不绝的牛粪,终于滋养出一朵“吉祥”的花。若是去除了牛粪,也就没有了鲜花。可我们人类终其一生孜孜不倦以求的,不过就是摘到那朵花儿,却不要踩了那滩粪儿!
没有人相信这不可能。在人类有限的见识中,总有些人是“走了牛屎运”,一下子采到了“鲜花”。为啥不是我?我们想不明白概率,却相信命运。相信神奇的动物和他们背后的各种神迹。总之,一定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控制着一切,而我们就是要参透这个“道理”,利用它过好一生。
说到底,我们就像某个童话里王子举全国之智者回答的那个问题,“女人到底想要什么?”
“把握自己的命运”。
就如同男人也一样。人类终归想要握住自己的命运,并且是往更高更好的方向走去,才不至于有被其他人踩成牛屎的焦虑。
那么,个人的命运究竟是可控的吗?或者说有没有真正的神力,让我们不再为求学,买房,结婚,生子,育儿,再送子求学,买房,取儿媳妇,育孙…这无穷的俗世循环而苦恼呢?
作者也在和古今的众人一起想答案。
《想象中的动物》中有一篇揭示了名字的作用。“因为名字是一切神奇力量的来源…”
原来,你要镇服的各种邪崇,必须了解他们,知道他们的名字。
但是,名字是不变的,脸却可以各种幻化。今天,你了解了这种怪兽,进化了就变了样子。它可能哪天出现在你每天必经的早餐摊上,说不定哪天就参与了你的命运。
而我们各自的的名字,被赐予了与生俱来的命运。尽管我们怎么努力幻化,逃避了世俗之人的“判断”,仍然逃不出众神的法眼,最后匍匐在命运面前。
写出这本书的作者徐来(钱烈宪),因为转发了孔庆东相关的传言,被孔教授的助理在2009年捅了一刀,重伤之后,隐身于江湖。
于是,我只能在此地悠悠。朋友啊,咱们焦虑的那些,那都不是事儿啊!命运就在那里,咱们好好体会,慢慢观看这场或轰烈或平淡的人生大戏吧!
我呢?可还是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吧。这“知其不可”才是最主要的动力源吧。因为,对结果的过度期待,会摧毁你所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