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赞叹,佩服。
共练里面分角色A提问者,B回答者,C观察者。我一般默认当A,先提问别人,也算是无形中来个示范。今天未来想当C,郜郜想当A,那我B。
第1轮共练是郜郜问我答,三分钟结束。整个过程真的太快了,还没怎么体验,没了。如果用吃西瓜来比喻,本来是一口一口吃,这是刚碰到皮,到底了。
我邀请大家先抽离身份,直接指出郜郜问的太快了,以及最后一个问题是提问者与观察者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成长,不是以旁观者剖析、评判、提建议等。
我说完的同时,也已经调整好当前的情绪。
【后来跟郜郜聊天,她真的对我太熟悉了,一听就知道我想宽恕的人是谁,她自身情绪受到影响,没有办法顺利平稳地引导我,只好囫囵吞枣地往下进行。】
第2轮共练是我问,未来答。我询问未来是否准备好,她问:
“在刚刚的表达中你是有点愤怒吗?”
“是因为我刚才的表达,让你的情绪受到影响,还没有准备好是吗?”
“是的,我需要调整一下。”
【我当时只顾着输出,却忘了听众是否会受到影响,以及接收和接受了多少。未来姐姐调整的很快,从她的表达来看,共练的效果是很不错的。】
第3轮共练是未来问,郜郜答。
未来先向郜郜确认同意,可能在共练中会根据实际情况更改一些引导语句。
未来姐姐的引导语太棒了,也是给我一个示范。(我在引导未来解决的时候只做了略微调整,因为我知道我的水平仅限于此。)
【听她们共练非常享受,不管是悦耳舒心的引导语,还是很艰难但是仍然坚持完成共练。】
不管共练中体验如何,愉悦或者郁闷,既然我选择先成为B回答者,就接受当下的体验。对郜郜来说,这也是莫大的成长。
另外有4位旁听者一直默默陪伴,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