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第一章第一节
马化腾说:“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北大,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重返校园学习,感谢薛兆丰老师愿意以更灵活的方式,把原汁原味的北大课程分享出来。”
薛兆丰,互联网经济学者,得到App《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专栏主理人, 少年得到App《少年经济学》主理人,前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原谅我的无知,最初认识薛兆丰老师是在奇葩说,当时被他理智的思维和温文尔雅的气质所吸引。受他对经济学的激情所感染,当时就特别想要学习有关经济学的理论,现在终于开始学习他的《经济学讲义》。
今天分享的是《薛兆丰经济学讲义》的第一章第一节,为何商业是最大的慈善下的真实世界 经济学的视角。这部分的整体框架如下:
整体来看,第一节从经济学的普遍适用性、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经济决策的考量、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规律这样四个方面来讲的,通过几个真实案例,引出经济学理论,深入浅出,非常容易理解。
01 经济学是普适的
在这里薛兆丰老师通过战俘营里的经济组织来论证经济学规律可以用在任何地方,只要有人就有交易,也就有经济学。
在战俘营里,人们以物易物,并且迅速用香烟作为货币,在这里,因为面包发放时间的差异,会有价格上的波动,周一和周四发放面包,而周日和周三晚上,大多数人把面包吃完了,所以这时候面包的价格会达到高峰。
在这里,还会发生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当周边发生空袭时,人们认为自己时日无多,便会抽烟,香烟作为货币,数量少了,就会产生通货紧缩。而传说红十字会会送一批香烟过来时,香烟的数量就增多了,于是所有的物价都会跟着上涨。
在战俘营里,有交易、有货币、有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样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中都存在经济学,我们日常生活中更是渗透着经济学原理。
02 公平和效率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这里讲到了著名的马粪争夺案,这个案子是说两个人帮主家将街上的马粪收集起来,堆成堆,准备第二天过来拉走,可是第二天发现马粪被另一家人拉走了。于是收集马粪的将拉走马粪的告上法庭。
法庭上,收集马粪的认为自己付出了劳动,马粪应该属于自己;而拉走马粪的认为,马粪是无主的,自己可以随便拉走。
最终法官判收集马粪的赢。之所以这样判决我们会感到公平,其实是这背后隐藏着一个效率考量的问题。
如果法官将马粪判给拉走马粪的,那么人们就认为守护自己已有的财产更加重要,而不去创造更多的财富,这样社会整体财富就会减少,人们就会陷入贫穷,所以从整个社会长远发展来看,这就不利于社会发展,所以公平的背后其实是效率的考量。
03 做决策时,要考虑到暂时看不见的因素
这里运用了破窗理论的故事,当一个人的窗户破了,他就会去买玻璃,刺激玻璃生产。生产玻璃的工人有了钱就去买面包,也可以买衣服,这样就促进一连串的生产。
好像打破一扇窗户就有助于经济发展,但实际上,我们特别容易忽视看不见的因素,也就是如果窗户没被打破,那么这家主人会用这笔钱来做的事情,这个可能去做的事情没准会带来更大的生产力。
所以,这就告诉我们,在做决策时,不能只考虑看得见的因素,这样是片面的,我们更应该考虑看不见的因素会带来的影响。
我们不只是在经济学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面临选择和需要做出决定时,除了考虑眼前利益,更要思考长远利益。
比如我们找工作,是看这份工作现在能给我们带来多少金钱,还是看它能让我们得到多少成长,我想后者虽然是暂时看不到的,但实际上是更重要的。
04 经济学是研究“事与愿违”的规律的
一个好政策的施行,不一定会带来好的效果。比如鼓励生育延长产假这个事,其实是个好政策,可是为什么网上有不赞同的声音出现,正是考虑到它可能会给女性就业造成更大的压力。
当然,从整体上看,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是适合我们发展的政策。
经济学就是研究这些所谓的“事与愿违”的政策的。它所研究的是客观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