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能使一颗心免于哀伤,我就不虚此生。——美国.狄金森
都成了“所有美好的中心”
对于陈老师,我之前只是耳闻,但在一次我们周校的带领下,我非常荣幸地听过干国祥老师为孩子们上了一堂课,在那时听到了“全人之美”的课程开发,并且听到了干老师由衷地感谢陈老师对他的支持。听了你们的故事后,我心中不由感叹:做教育虽然不易,但至少身边不缺少支持者,干老师的内心肯定是幸福的。
没想到陈老师除了生活中如此善解人意,拿到新书,一了解,发现陈老师在工作上那更是魅力无穷。寒假一开始,我就迫不及待地拿起这本书看了起来。内容很吸引人,我花了半天的时间就把它看完了。之前也时常带着班级的孩子们一起共读,看着这本书,让我想起了美国作家:爱斯米.科德尔的《特别的女生撒哈拉》,书名里都带着沙漠的意思,两本书又同是讲的一位女孩的成长变化。虽然大体上看着很像,但是细细品读,我发现:《走出大漠的女孩》更加真实,更接地气,很容易让我们产生共鸣,尤其是对于我们乡村的一线教师,更具有参考价值。
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学期接近期末时,我们周校截了一张聊天记录的图片分享到我们全校的教师群中。大致的意思是他自掏腰包,为我们学校的每位老师,都买了一本陈美丽老师新出版的《走出大漠的女孩》一书,而且陈老师愉快地答应为我们每人的新书上都附上自己的亲笔签名,弥足珍贵。从周校的精心准备,从附在扉页上陈老师的亲笔签名,我感受到了这是一本有温度的书。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曼曼,是一位会把“孙曼曼”写成“子小曼曼”;在一众人的欢笑声中,她仍是一言不发,甚至连表情都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课堂上一副病怏怏,课后生龙活虎。就是这样一位在课堂上都没法正常跟上老师脚步进行学习的孩子。如果说书中没有一步步地介绍曼曼是如何转变的。我想大部分人是不会相信的,会觉得这有点天方夜谭。想让一位起步这么低,家庭环境又恶劣,那她的命运注定是一个恶性循环。但是陈老师的书中让我看到了奇迹。作为乡村一线教师,在自己的班级中,有着一两个与书中主人公曼曼情况相似的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目前我所带的班级中就有这样的一位典型“小钱”,小钱天生的口齿不清,说的话一般人很难听得明白,也因这个原因,他越来越不敢表达,越来越不想在人多的时候说话。最后变成课上的互动,好像与他没有一丝丝的关系,他只需要找好一点点的现成玩具“咬笔头、橡皮末”等,提供给自己打发课堂那40分钟就好。课后他又可以神采飞扬,东奔西跑,像打了鸡血一样。我也曾多次地与其父母沟通,但家长给我的反馈总是:“老师,我们也不认识字,我们也没办法呀。”“他是家里唯一的一个男孩子,长辈可宠了,我们一大声骂,爷爷奶奶就心疼。”
一次次的沟通,得到的就是:没有办法。变相的抵抗,浇灭了一开始的那颗火热的心,想努力,但是没有办法,无力抗争。慢慢安慰自己,算了吧,毕竟不是自己的孩子,他们的父母都不在意了,我又能怎么样呢?
但看完陈老师这本书后,我又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也许我再坚持坚持,就像书中干老师写的一文《教育狼孩记起拯救》提到:为她而设计的介入式疗治能够持续两三年,那么她就将彻底地迎来生命的春天。只要我不放弃,只要我再多花一些时间在小钱身上,三年不行,那就四年,我也想撒下一颗希望的种子,相信岁月。相信有一天小钱也能有自我觉醒的一刻,也能够自信地坐在课堂上。
时刻谨记:教育,就是用爱来收获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