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习惯养成要根据年龄的特点及孩子的特点进行。
当孩子表现出这一行为时,观察他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时,要帮助他把不好的,给纠正过来养成好的习惯。
比如,当孩子表现出秩序敏感期的时候,就帮助他养成很多习惯。这里我们来讲一下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有一段时间你会发现孩子的无理取闹,比如:
这个手机是妈妈的,发现爸爸在用,孩子会很生气一定要求爸爸还给妈妈,爸爸跟他说借用一下也不行。
孩子一定要自己去开门,谁开了都不行,一定要求关上,由他重新开过。
你经常把包放在鞋柜的上面,而这一次却放在沙发上,他一定要求你还回去。
在这样的敏感期就可以养成如下的习惯。
按时作息的习惯:给孩子养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的习惯,会让他有安全感。
明确物权,不随意拿他人东西的习惯。知道哪些东西是自己的,哪些东西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我们不可以随意乱动,经过别人的允许才可以动。自己的东西,也可以跟别人一起分享。
营造整洁有序的环境,养成东西哪里拿的放回到哪里去的习惯。每一件东西都会有一个摆放的位置,哪里拿的放回到哪里去。下一次,还能找得到,如果随手乱放,可能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找到,而且看起来乱糟糟的。特别是孩子自己的东西,更要这样。
养成整理的习惯,学会收拾玩具。自己玩好了以后要把东西整理好,放回去。
尊重他人的习惯。在与小朋友相处时,你有你的习惯,别的小朋友有别的小朋友的习惯。我们不能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习惯来。
很多时候家长的行为,是孩子的榜样,家长是日常怎么做的,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孩子的习惯养成。所以,家长在孩子习惯养成过程中,起着榜样示范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