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完了《致青年教师》第二辑的内容,阅读章节为教师仪态也是“范”、学校的一切都在影响学生思维、必须遵守的教育伦理。读书笔记分享如下:
教师仪态也是“范”
在学校里,教师应遵守举止礼仪规范,要做到举止文明、举止优雅、举止敬人、举止有度,由内而外地散发人格魅力,不要忘记我们是行走的教育示范。如果教师过于注意自己的外在,把自己的精力都放在穿着打扮上,那么又会投入多少时间在教学上呢?教学是一种劳动,不是作秀,不是礼仪展示,更不是摆设。
我们是教师,不是模特,没有必要每天换一套衣服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们让学生关注的应该是教学本身,而不应该是教师的外在。朴素和真实永远都是美德,不要把自己认为的时尚传递给学生,让学生认为外在高于一切。教师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规范,给学生带来正面影响,传递正能量。
学校的一切都在影响学生思维
学校里的一草、一花、一木,都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学校环境优越,学生会认为在学校里很舒服,可以接受优质的教育。如果学校的环境设备较差,那么学生就会认为教育资源不公平,认为学习不会改变现状而放弃学习。我们在学校中也会看到各种文化牌、文化长廊,它们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影响他们的思维。管理者更应该意识到教育行为对学生思维影响的重要性,不能让学生习惯于体制的形式主义。如果形式成为了主流,那么浮夸就会成为学生的标签。学生应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保持朴素的品质,认识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学习的主人,用阳光、向上的心态拥抱一切美好事物。
校园文化是渗透在各个角落,渗透在教师、学生的言行举止之中,像春风一样,使校园里充满生机和活力。所以,尽可能地让校园里的每一处都开口说话,给学生一个舒适且健康的教育环境吧!
必须遵守的教育伦理
教师一定要有教师的样子,学生也要有学生的样子,如果学生没学样,教师也没教态时,教育恐怕会处于一种病态之中。学生把在家里的言行带入到学校里,目无尊长,颐指气使,把自己当作了小皇帝和小公主,师道尊严仿佛离他们很远。教师却对学生的表现无动于衷,也没有纠正,像家长一样,溺爱学生,把学生惯成了不像学生的样子。
教育伦理虽是无形的,但却体现在学校的各处,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体现在教学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之处。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区分教育,不要什么话都对学生说,态度不可以随便。只有发挥好教师本身的示范作用,正面影响学生,使学生对教育产生敬重,这样师生的言论和行为也就能合乎教育伦理了。
2019年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