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一说到谎言,人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各种不好的印象,欺骗、背叛、逃避。宛如洪水猛兽,可以席卷一个人的身心。而现在另一个可以与谎言媲美的东西就是新型冠状病毒,人人闻之色变,两股战战。
如果把这两种东西结合在一起,可以想象一下是什么样的盛况。
但是现在这在现实里并不少见,明明已经有过与武汉的接触史却要谎称没有,有相似感冒症状的人也不愿意上报,这让我们身边多了很多潜在的病毒,这不得不让某些人忧心己久,也让我们思考起这些所谓谎言与真相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四川雅安69岁的侯某已经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此之前却有意隐瞒途经武汉汉口返回雅安的事实,多次在外活动,密切接触群众达100余人,并且与30多名医护人员密切接触。他这一个谎言所造成的影响可谓是非常之大,在不知不觉中把病毒带到了很多地方,形成了很多传染源。而他所隐瞒的所谓“真相”,也是令人忧心。不仅对他自己来说是一件非常大的挑战,更是无形中为社会增加了很多困难。
这时候,我们去思考他谎言的动机。他是为了自保吗?他需要自保的动机又是什么?
自从这个病毒从武汉爆发以来,无形中有一种歧视就开始形成。尽管人们嘴上喊的都是:“加油武汉!加油热干面!”但是那些从武汉回来的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善待。人们把他们当作洪水猛兽,他们不再是人,而是病毒。
这对这些人的影响可想而知,为了不遭受这种歧视,为了拥有尊严,为了回到自己的家,为了让自己的家人也不遭受歧视,他们往往不得不说出谎言。
哪怕他们知道如果谎言一旦被揭穿,他们将面临的是什么,会有人戳着他们的脊梁骨骂他们,会有各种难听的话泼他们脏水,各种莫须有的罪名被加在他们身上,哪怕他们足不出户。
但是他们还是说了这个谎言,在谎言背后的真相其实就是他们的目的,他们想有一个温暖的待遇,因此他们给自己编造了一个安全的背景。
无论是说谎的人,还是揭穿谎言的人,都是人性。
人性面前,因为谎言固然是不对的,所以隐瞒固然是错误的,谎言固然也是冰冷的,但是,那个真相真的温暖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这个谎言不太冷?
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善意的谎言”,那么善意的谎言可取吗?善意的谎言里到底什么是善意?
让我们结合那个最著名的例子,瘫在床上的绝症病人只有几周的时间,我们是他的家人,我们到底告不告诉他真相。
现在各种说法都有了,包括顾及到他的人权,考虑到他的尊严,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为了他的心态稳定”而把他蒙在鼓里。
那么我们就直接告诉他吗?
当然不行,我们肯定要考虑到他作为一个病人的心理,长期以来的治疗已经逐渐在蚕食他的意志与灵魂,直接的宣判说不定会引起很剧烈的反响,万一有个意外,也就不用提什么好好规划最后的人生了。
那么我们就要欺骗他吗?这个“善意的谎言”是否引领了最好的结果?
谎言所带来的,一定不像是真相那么干净磊落。因此它也不会像真相那样规规矩矩方方正正。谎言更像是一个温和的圆,是陷阱,是圈套,也是阳光。
爱明28岁了,第一次向父母说谎,奋战在生死前线与守在父母身旁,对他来说是个两难的抉择。
以前我还从未觉得说谎是件温暖的事,直到我在他乡给父母打电话报平安,说着“一切都好,没有感冒”的时候,才发现它是如此的一个慰藉。
“善意的谎言”中,“善”的是那个隐藏在谎言之后的最终目的。
当爱明跟父母说谎,说他在南京安全的工作时,他也一定觉得这个谎言是那样的安慰。父母知道儿子的职业,儿子在电话里一再推脱,他们未必就猜不出来。但他们选择相信那个从小到大一直诚实的儿子,不是选择相信真相,而是选择相信爱,他们对儿子倾注的爱,儿子对他们反哺的爱。
爱明的这个做法不一定是最优解,他大可以向他的父母说明一切,而他的父母也会明白,也会让他回到他的岗位,并由衷的为他感到自豪与骄傲。
但是爱明选择谎言的原因是安慰。他说,对父母是爱,不说,对父母也是爱;说,对国家和社会是担当,不说,也同样是担当。只有安慰,会给父母心中带来喜悦与希望。
当我们面临病危的家人,我们真的能够说出真相吗?我们是否可以以一个谎言来延迟恐惧,给他一个接受的时间,也给我们一个告别的时间?
区分谎言的就是他们背后的目的。真相永远是真相,真相没有温度。但是谎言有,我们可以根据谎言背后的目的来判断它是否是一个有温度的谎言。
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谎言,但是谎言可以引领我们到达那个最终目的 —— 爱。
我们因为真相而出生,生活在真相的边缘里,但偶尔回顾,也会看见那个谎言不太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