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课原来是有北师大教材书的,翻看之后深感过于理论,不够接地气,照本宣科地用在课堂上恐怕学生的接受度大打折扣,所以,只选用了题目和部分素材,其他大部分内容还要自己原创。真切地感受到,想给学生一碗水,首先歹准备好一桶水。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构思上,所以费了很多功夫去权衡怎么讲生动有趣?怎么讲深入浅出?怎么讲引人反思?
今天对着电脑做了一整天的课件,却还是觉得碌碌无为,收获感极低。主要是没有灵感,头脑风暴刮不起来,一阵阵的小风也不成气候。也罢,再烦忧也改变不了问题,沉住气,稳住心,一点一点,一页一页地添加内容吧。可能做不出来,还是因为感悟不深或是素材匮乏,那就从生活中探索吧。生活的琐事就是最有教育意义的事,人们每天经历,每天体验,所以反观那些平常琐事时最有发言权,也最感同身受。
今天的分享先写到这里吧,有点累。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