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突破”这个词,我们都不陌生,但是能做到的人是少之又少。
我们都喜欢循规蹈矩的日子,总觉得稳定的生活、有准备的感觉是那样踏实,但总是墨守成规后容易造成就是一系列的自我困境,似乎有那么点事情好像怎么也做不到。
在我校搞得晨诵活动中,我总是觉得有点不是那么回事,学生们总是有气无力打不起精神来,有的学生干脆不怎么张口。
关于集体晨诵,如果要展示,一定要是展示最好的一面,如果展示出来效果一般,还不如在教室里上早读。
集体晨诵是一节课,是一节用诗歌唤醒一天的课,它的重点在于唤醒。
这种唤醒,可以是学生自己唤醒自己,但更多的应该是在教师的引领下,用集体的力量来唤醒学生,让学生用饱满的热情来迎接崭新的元气满满的一天。
因此,我觉得,作为领诵教师,一定要有一些突破:
1、要让学生张开嘴,就一定先让老师张开嘴。
很多老师都觉得自己发音不够标准,或者是在语言表达上有些害羞,总是闭口不诵,其实不妨把自信拿出来,不妨试一试。自己在私下多读,可以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自己放着听一听,在上班的路上找一小段诗词,用心去感受试着读一读,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邢战斌老师就特别喜欢朗诵,第一次听他朗诵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真的让我心潮澎拜,记忆尤深,让那时十几岁的我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觉得特别感慨,后来在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着读,学着诵,整整两节阅读课,不停地反复地带领我们诵读,这给我后来参加工作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多想办法,少说借口。是我们在专业成长道路上实用的心理暗示。我们不妨自己暗示自己试试看,哪怕往前迈那么小小的一步,你就会感到特别有成就感。
2.有了张开嘴的勇气,怎么把诗词诵好?第一,要想读好就要会听,提高自己听的能力是诵读的基础,要会听,多听,听发音,吐字,听语音,语调,听节奏,韵律,学习朗诵要以听力为基础,从普通话的吐字归音和情感把握入手。以听力为基础,从解决朗诵中的吐字归音问题入手,从掌握朗诵情感表达的基本方法入手。听力是鉴别力和欣赏能力的基础,是自学朗诵的基础能力之一。提高了自己的听力,就相当于给自己找了一个无处不在的好老师。因此,不仅要多听资料音频里的老师的录音,还要经常听自己的录音,这样才能锻炼自己的听力和鉴赏能力。第二:解决朗诵中的吐字归音问题,在普通话的吐字归音问题上,有很多方面的知识,最好首先掌握如下的基础知识:(1)普通话的声调 (2)克服方言缺陷,人都说,学习语言重要的是环境,所以还是提倡平时多说普通话。这让我想起,我在当班主任的时候,规定每周五是班级普通话日,到那天所有同学都要说普通话,孩子们兴趣都特别高,挺有意思的。把语音语调说准说好之后,就具备了硬件。其实,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师“硬件”都是非常棒的,毕竟“二甲”证在手,这点也是特别佩服的,重要的是,要再勇敢一点。
3.有了张开嘴诵的好的“硬件”后,就要有饱满情感赋予文字灵性。也就是要掌握朗诵情感表达的方法。情感作为一个支撑点,语言表达的核心就是内在的情感,如果没有情感的支撑,读出来的文章是没有灵魂的东西。第一位的就是你对文章内容的真实的情感。还要有两条线:内心感受线和外部表达线 内心感受线:文章给你带来的内心感受。这个是自己感受的。 外部表达线:用声音对文章进行的表达。这个是听众感受的。之前我在辅导一位学生朗诵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时,这位同学的问题就是一开始读就泪流满面,到后来泣不成声,也就是她在诵读时内心感受线是十分清晰的、强烈的,但她的外部表达线并没有太明确,听者还没有太大的感受的时候,她就泣不成声了,因此要在自己感受情绪饱满的同时,也要用声音去感染别人。其实,无论诵读还是朗诵,都要具备朗诵的四个基本方面:停连、重音、节奏(语速)、语气(语调)。当你的朗诵在情感表达中存在问题时,通常都可以把出现问题所涉及到的原因归结到这四个基本方面。
4.在领诵时,勇敢自信,大胆创新,积极向上,切忌讲课,切忌碎碎念,要少口头语,少问大是大非问题,多鼓励,在孩子们还没有达到你的预计时,我们可以试着鼓励孩子们,可以设计一些小动作,挥舞胳膊,有节奏的拍手,跺脚,或者一些互动的动作,没有必要让学生都是站着笔直。做到与别人不一样,你就是突破,你就是独一无二!
十月,我准备的材料是《声律启蒙》,虽然语句简单,但琅琅上口,孩子们也特别喜欢,它不仅仅让孩子们了解我们国家传统的文字表达形式是多么美妙,更可以让孩子们有一定的扩展机会,我们可以有更多想象的地方,可以设计很多有趣的环节,当然,我们是在尝试,也许有点困难,但我们能真正地试一试,就是一种突破!!
期待我校师生有更好的表现!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