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如果你爱一个人,要真实妥当地把爱表达出来,给别人知道,让别人看到你的爱。不要深沉内敛,粗暴无理。对孩子如此,对爱人如此,对待友情以及各种事都类似。
我牵着桐姑娘上公交车,一位奶奶级别的妇人推搡着一个男孩上车。男孩约六岁,哭啼啼一副不情愿。再细一看,鼻子下嘴周围都是鲜血。
上了车,老妇人开始数落:要死怎么不好好死啊,这样子害人干嘛?买买买,家里那么多玩具了,还要买什么?买那么多干嘛啊。你那车子什么的一堆,几千块还嫌不够啊?
孩子还在一抽一抽地哭,血看着还是挺瘆人。老妇人继续一遍恶骂,一遍拿出纸使劲地在孩子鼻子上拧。骂一下,拧一下,感觉一边擦鼻血,一边发泄。骂得无非还是刚才那几句:要死怎么不好好死,你想害死我啊。
驾驶员忍不住回头看,旁边的大爷说,“跟孩子好好说。孩子啊,要听话。”
“非要超市里那个17块的玩具,家里那么多玩具,玩玩就扔了。我刚买好东西,他立刻跑出去了,跟人撞了。这不是找死吗?”
孩子如果真被撞了,本来就够怕的,不是应该好好安慰孩子?只能说,老妇人吓得比孩子厉害吧。
“那你听话吗?还买不买啦?”老妇人问完,又拿只使劲拧了一下男孩鼻子,又用手指点点他头。然后,把染红的纸扔给孩子。孩子木木的,不说话,没有一点低头的意思。
坐在后边的一位老奶奶从晃晃荡荡的车厢里走到前排,细问究竟。虽然旁人都没说话,但估计没有人不听着。
老妇人估计有压力了,怕大家以为恶奶奶打孙子,顺口说了句:回家告诉你妈妈,看她不打你。其实,这只能变相说明是狼外婆呗。
妈妈真的舍得打吗?孩子都这样了。
“平时都是她妈打的,我女儿可不惯着他。”外婆转向男孩,“都是你爸爸,给你瞎买,那几千几千的玩具,买了还买……”
原来是妈妈平时打得狠,外婆才肆无忌惮。如果妈妈捧在手心里,外婆只有更疼。我说的当然不是溺爱,你一定懂的,教训孩子是一回事,那种发自内心的爱,旁人还是能看出来了。
抖出女儿打孩子的事实,外婆还是要面子的,又不经意说出,你看对面,马上你妈妈就下班了,回家看他怎么收拾你。
旁边大爷问,他妈在附近上班啊?外婆点点头,”恩,就在对面幼儿园。“
”哦,他妈是幼儿园老师啊。“大爷问,估计全车人都在心里问吧。
外婆不置可否,没有回答。
那个男孩,一直静静地听着外婆跟别人对话,一副不低头不服输的姿态。让人看着心疼。
刚刚走到前头的老太太,下车前,在包里摸摸索索摸了半天,掏出几块钱给外婆,”给孩子买点玩具吧。“
外婆赶紧说,”哎呀,不能,不是没钱,是他瞎买。。。“
有一种打脸,掷地有声。
如果父母真的爱孩子,让别人看到,最起码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看到。让他们知道,你虽然会教育孩子,但不会随意打孩子。
如果你哪天粗暴地打了孩子,父母看着,说不定也跟着学会了。你看他自己妈妈都这么打他,我们当然也要”严格“管教。而且打人会上瘾,会麻木,会用一万个理由说服自己是正当的,这是最可怕的。
(当然有一种可能是,妈妈打人本来就是从小跟自己妈妈学会的。如果是这样,就更不能把这种恶继续带给孩子了。)
说句不好听的,打狗看主人,即使有时老人手痒,想想孩子的爸爸妈妈那么疼,也不敢过分。
有人会觉得老人们对孩子溺爱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打呢,你严重了。我真的看过很多老人恶狠狠地打孩子。
其实生活里很多事都是一样的。比如,在旁人面前对爱人的态度。
朋友MISS 李,说起自己先生,总是笑嘻嘻的,哪哪都好,菜烧得好,对孩子教育得好,父母关系处理得好,对老婆体贴,就是打打小牌也是小赌怡情。从没见她跟人说过先生这缺点那缺点。
其实,她先生我们也都认识,不至于好到没缺点。谁都有缺点,但MISS 李始终不放大这些缺点而已,她给人看到的是对先生慢慢的欣赏和爱。
面对这这样一个给先生打高分的女人,我们说起她先生当然也是得竖大拇指的,悄悄地说,他也值这个大拇指。
但是,如果MISS 李隔三差五地埋怨先生,挣得太少,也不换换更有钱的工作,人家创业他也不创业。有点闲工夫还喜欢打牌……
闺蜜们可能偶尔也附和,也是哦,现在压力都这么大,不能光你一个着 急上火的,得督促他进步。
然后,MISS 李听到闺蜜们的话会高兴吗?怎么就我老公不行吗?你们的都那么优秀?
有时,不是老公不优秀,而是你自己说出来的。别人怎么会有你了解他呢,他的形象多数还不是你塑造的。
你要爱他,一定要让别人看到。那样,真的会有一个良性循环。不信,你试试。
如果恨一个人,默默地吧(嘿嘿)。。。
PS:友情提醒,据说经常被打的孩子会有的性格特点:说谎、懦弱、孤独、固执、粗暴、怪僻、焦虑不安,总之,离父母的要求反而更远。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