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这段话告诉我们秋天要干的三件事:第一,收获在春天、夏天生发、辛勤工作的成果;第二 ,把自己发泄在外面的阳气和能量收回来;第三,把自己的心神、心思也收回来。
“秋三月”是从立秋开始算起的,八月初到十一月初,指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这六个节气。
在这三个月当中,我们要怎样调整自己的身心呢?《黄帝内经》说:“此谓容平”。
容,就是接纳,收气。平,就是平定、安宁。
何谓宁呢?繁体的“寧”字,上面是宀 部,代表“房子”,中国人买房子追求的是安宁。第一,要有房子。第二,要有心,心要在这个家里,如果心不在这个家里也安宁不了,所以繁体的“寧”字有“心”。第三,还得有器皿,器皿是盛什么的?盛粮食,得有柜子等。家有粮,心不慌,如果没有粮,心就慌了,所以要有盛粮食的器皿。光有了房子,有了心,有了家具还不行,还得有孩子,就是还要有个小壮丁,所以中国人在这个字里面完整地表达了对“家”的诉求。
为什么秋天人要“容平”呢?容的前提是春生了,夏长了,到秋就该收了。春天的事我做了,夏天的事我也做了,到了秋天,我就应该很从容地等待着收获了。
所以,那些平时有准备,身体健康的人就活得从容不迫。反观那些有压力,被压迫,被强迫的人,一般到秋天是惶惶不可终日,甚至会有一种悲悲切切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