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
笔记:
只要一直成长生活在乡村,在哪个地方特定住了哪些人口都是会知道的,就算两家之间不熟悉,但天长日久的看惯了,也会有一个概念,某某家在哪哪哪;
这个时候如果有了外来人口都是很新奇的,是需要观摩试探,再来决定能不能允许他融入的。
■在这里我想说明的是生活上被土地所囿住的乡民,他们平素接触的是生而与俱的人物,正像我们的父母兄弟一般,并不是由于我们选择得来的关系,而是无须选择,甚至先我而在的一个生活环境。
笔记:
城市中的周围社区邻里因为具有很大的随机性,而且人员流动性很强,就形成了即使日日相见,但每个人都是陌生人的情形;因为你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搬走,自然也就不会想费尽心力去了解熟悉。
想要在城市中获得邻里相亲的感觉,是需要一两代人的积累的,这份积累还得奠定在不随意搬迁,家庭稳固的基础上。
■熟悉是从时间里、多方面、经常的接触中所发生的亲密的感觉。这感觉是无数次的小摩擦里陶炼出来的结果。
笔记:
而且这份熟悉感不会随着空间的阻隔而改变,哪怕少小离家老大归,回到那从小成长的环境当中的时候,过去的记忆也会涌上脑海。
当然,如果环境改变了,人也会感叹一句,物是人非。
■因为只有直接有赖于泥土的生活才会像植物一般在一个地方生下根,这些生了根在一个小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长的时间中,从容的去摸熟每个人的生活,像母亲对她的儿女一般。陌生人对于婴孩的话是无法懂的,但是在做母亲的人听来都清清楚楚,还能听出没有用字音表达的意思来。
笔记:
乡土社会人和人之间足够熟悉,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足够的时间去相互了解,除了农忙时节,其他大把的时间等着被填满。拉家常,扯闲话,就是最低成本的消磨时间的方法。
而且每一次大的宴席,那更是一个互相传递消息的场合,婚丧嫁娶的台面下,是村落之间各类情报的互通有无。
■语言像是个社会定下的筛子,如果我们有一种情意和这筛子的格子不同也就漏不过去。我想大家必然有过“无言胜似有言”的经验。其实这个筛子虽则有助于人和人间的了解,但同时也却使人和人间的情意公式化了,使每一人、每一刻的实际情意都走了一点样。我们永远在削足适履,使感觉敏锐的人怨恨语言的束缚。
笔记:
就比如 我爱你 这三个字,内心那满腔炽热浓烈的感情无法抒发,只好借由语言来表达,听的人却很难分清情感浓度。
哪怕后来有了各类的延伸,文艺一点的有了今夜月色真美,粗犷一点的有了我养你啊,但都很难表达出每个人内心不一样的炽烈情感。
可有了这套公式,不管真爱还是假爱都可以这样去表达了。
■于是在熟人中,我们话也少了,我们“眉目传情”,我们“指石相证”,我们抛开了比较间接的象征原料,而求更直接的会意了。所以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
笔记:
正因为这样才更要看除了语言之外,人和人之间做些什么,拥抱接吻,互诉衷肠,双眸凝视…在这种情况下,确实是不需要语言的,多说一个字都是累赘。
■人和时间的接触,靠了概念,也就是词,却比一条直线来的复杂。他有能力闭眼睛置身于“昔日”的情境中,人的“当前”中包含着从“过去”拔萃出来的投影,时间的选择累积。
笔记: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只不过后人能够往前翻5000年,去脑补前人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叹一番历史浪潮,但是前人却永远无法想象后人的生活,此刻的我们亦是如此。所以好好珍惜当下,珍惜万千经验堆叠出来的当下。
■在一个依本能而活动的动物不会发生时间上的阻隔的问题,它的寿命是一连串的“当前”,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的断。但是在人却不然,人的当前是整个靠记忆所保留下来的“过去”的累积。如果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的“时间”就可说是阻隔了。
笔记:
我们现在的所思所想,抛开时间的刻度,都是和前人重复的。
历史也好,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也罢,都是同一个戏台,不同的角色轮番登场,演的也是相同的剧本,布景不同罢了。
■人靠了他的抽象能力的象征体系,不但累积了自己的经验,而且还可以累积别人的经验。上面所谓那套传下来的办法,就是社会共同的经验的累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的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这样说来,每个人的“当前”,不但包括他个人“过去”的投影,而且还是整个民族的“过去”的投影。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可或缺的生活基础。人不能离开社会生活,就不能不学习文化。文化得靠记忆,不能靠本能,所以人在记忆力上不能不力求发展,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昔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就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笔记:
可以这样说,文化这座宝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能接取多少,全靠你能不能满足它不同的门槛。
比方说,识文断字是第一级,有了它,你能总览古往今来的名书古券;再者你如果想再了解国外的风土人情,那就要自发攻克外文,这样不靠译本,也能通古博今。
更别提那么多前人还为你铺好了路。和伟人巨匠之间,只隔着一颗求学的心。
■人在记忆上发展的程度是依他们的生活需要而决定的。我们每个人,每一刻,所接触的外界众多复杂,但是并不尽入我们的感觉,我们有所选择。和我们眼睛所接触的外界我们并不都看见,我们只看见我们所注意的,我们的视线有焦点,焦点依着我们的注意而移动。注意的对象由我们选择,选择的根据是我们生活的需要。与我们生活无关的,我们不关心,熟视无睹。我们的记忆也是如此,我们并不记取一切的过去,而只记取一切过去中极小的一部分。我说记取,其实不如说过后回忆为妥当。“记”带有在当前为了将来有用而加以认取的意思,“忆”是为了当前有关而回想过去的经验。事实上,在当前很难预料将来之用,大多是出于当前的需要而追忆过去。有时这过程非常吃力所以成为“苦忆”。可是无论如何,记忆,并非无所为的,而是实用的,是为了生活。
笔记:
就像我现在看这套书,我也不不能预测到它对我未来能有什么助益,但等到以后真的需要素材的时候,我好歹能多一个记忆搜刮的地方。
■在这种社会里(他们个别的经验就等于世代的经验,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哪里用得着文字?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笔记:
古代仕农工商学分的特别清楚的时候,每一个类别的子子孙孙只需要掌握这一辈前人累积的经验就好,读书的不用去管如何经商,务农的不用去管如何做官,一切都是向下兼容的。
每一类目的经验,花上几辈总结清楚,就沿着一个模式传给后代了。
■中国社会从基层上看去是乡土性,中国的文字并不是在基层上发生。最早的文字就是庙堂性的,一直到目前还不是我们乡下人的东西。我们的文字另有它发生的背景,我在本文所需要指出的是在这基层上,有语言而无文字。不论在空间和时间的格局上,这种乡土社会,在面对面的亲密接触中,在反复地在同一生活定型中生活的人们,并不是愚到字都不认得,而是没有用字来帮助他们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我同时也等于说,如果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也只有在发生了变化之后,文字才能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