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就要凌晨了,过了那一刻便是母亲节,此时的我身处异地,不在母亲的身旁陪伴。前不久,军叔给我发了几张关于我父亲的图片过来,我写了一篇《我的父亲》。而在此一个时辰之前我和母亲聊了聊,有高兴的事儿,也有不高兴的事儿,却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着想,在这里我什么也不想多说,因为多说无益,于是我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事,即使随着时间的冲淡,当我再次回忆起来,也便浮现在我面前。
在我幼小的心灵中,母亲向来是凶狠的,这也许是怨着我自己,而母亲所承受着别人的白眼那才是对她最大的刺激。我懂事起,父亲很少在我们身旁,因为他要扛起我们这个家,不得不外出。母亲一人在家陪着我们三姊妹,各种农作物全是她去做着,累了不知向谁倾述。
我的母亲是很聪明的。小学的事总是记忆犹新,很多时候放学回家,母亲外出农作,我和弟弟兴奋地不得了。打开电视机,一人在里屋看,一人站在门槛边放哨,我和弟弟是轮着来放哨的,在门槛边也能看电视,可谓一举两得。虽说这样心里也是胆战心惊,生怕见母亲突然出现,逮个正着。可这难不倒我的母亲,我已经说过我的母亲是很聪明的。但见母亲来了,火速关掉电视机。母亲背着一大背红薯叶子,肩膀被勒成了血红色,她不慌不忙地放下身上的重物,只见我和弟弟伫在那里,不知所措。母亲对于我们看电视是非常反感的,因为这常耽搁事,也不是一两回了。于是母亲去模电视剧的背面,背面是发热的。我和弟弟是少不了一顿教训的,然而至今我才改掉了我爱看电视的毛病。有母亲常说我看起电视来旁人就是再大声说话,我也听不见,或许上一分钟我答应了一个“嗯”字,下一秒钟就不知别人说的是啥事儿。
大学快走过两年了,我也把我的母亲晾在家里,只有我弟弟陪伴着她,可弟弟又不怎么争气,这使我有些懊恼,不过还好有弟弟的陪伴,至少身边有个亲人不会感到太多的孤独。也幸好有弟弟陪伴着母亲我才知晓母亲生了一场大病,那是在丙申年重阳节,父亲回了家,给我发来三张母亲在病床上的图片。我看到的不是母亲憔悴的脸庞,而是一脸的笑容,我想母亲没多久就该出院了。为了能永久记住母亲我写了一首七绝《重阳思病中母亲》,诗曰:
寒风瑟瑟天气凉,
林间修道已飞香。
满园金甲尽秋色,
换作花间傲雪霜。
父亲说到我们家这二十年来一家人的医药费都不及母亲这次的医药费。我想任何人在病患的威胁下都是脆弱的,即使我母亲在我们心中是倔强的也不例外,我渴盼着天下的父母亲在为自己孩子殚精竭虑付出时,珍重自己的身体。
今天我偶然看到了白居易的一首古诗。
燕诗示刘叟
[ 唐·白居易 ]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这首诗诗句比较直白,只要有点文字功底的都能读的明白。我简单叙述一下,诗意大概:房屋下梁间有一对燕子筑了巢穴,抚育了四只小燕子,喳喳饿声不断,大燕子每天出去捕捉青虫,来来回回生怕巢穴中孩子被饿着,而自己却慢慢地变瘦小了,而小燕子渐渐长大肥硕。羽翼丰满后向往天地外,头也不回的飞走了,任凭大燕怎么呼喊也不归,回到巢穴暗自悲伤。每个人都有终老的那一刻,母亲飞不动了,我们翅膀硬了,这不能形成反比,即使高飞也要背上母亲。
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把我对母亲的爱尽情倾抒,孩儿望千里之外的母亲身体安康,笑容永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