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饭桌这个方寸之地,是中国人重要的社交场景之一,承担了更多的非食物功能,中国人的饭局讲究最多,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比肩,当然也震惊了不少西方人。
中国人,结婚有饭局,生子有饭局,升学有饭局,赔礼有饭局,办事有饭局,过节有饭局,开会有饭局,开业有饭局……
所谓人脉、机会、圈子、资源、感情、生意,很多都是在饭局上聊出来的。
请客的核心人物叫“局主”(主陪);又能喝酒,又会搞气氛的叫“局托”(副陪);局托的局托,负责补漏周全的叫“局精”(二陪、三陪);最后买单叫“局奴”。
大家各司其职,表面上是相聚吃饭,实际上是一个血淋淋的社交战场。一场饭局,从组局开始,战争就悄然展开…谁做东?谁来了?谁没来?谁挨谁?谁先到?谁先撤?入座、点菜、敬酒、递烟、吹牛…
有人说,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轻易去赴一场贸然的饭局。局上谈什么,不谈什么,要门清;组局的时候,哪些人和哪些人之间有过节要门清;和什么人谈什么话题,要门清。饭局吃的好了,就是“煮酒论英雄”,吃不好,那就是“鸿门宴”。
饭局之讲究,不言而喻,所谓饭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善于“以酒识人”的马云曾说:“不会喝酒又爱逞能,三杯下肚烂醉如泥丑态百出的人,不用;能喝却装作不会喝,千万百计唆使别人喝酒的人,阴险狡诈之徒,不用;会喝酒,却有分寸,对别人不劝酒的人,可委以重任。”
饭局见人品,深以为然。
谈到“中国式饭局”,负面评论铺天盖地,不少人否认这是个积极奏效的社交方式。有人说,在“中国式饭局”的语境里,物化了感情,异化了人情,妖魔化了相聚,大多数时候,事实不置可否。
一餐饭或许吃得出风云变幻、或许吃得出世事难全、或许吃得出人间百态,但只要赴局的人明白:无论是什么局,局都比不上人重要。
原文来自:《不约客》ID:buyue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