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有在看我空间日志更新的读者们可能会注意到,以爱情故事起家的我,已经快半年没有再写关于爱情的故事了。
异地恋、久违重逢还有充满缘分的爱情素材,我这里还有很多,但作为记录它们的我,却开始慢慢觉得,从中好像很难再找到更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东西了。
世上有千百种爱情,但却都可以用堪堪几个词语概括:遗憾、甜蜜而已。
曾自诩擅长爱情分析的我,决定这次不以长篇故事的形式,来侃侃大学爱情。
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告诉ta么?
近期,日本“毕业季告白”的视频刷爆网络,那些在我们印象中只存在于浪漫偶像剧中的告白情节,一一在此重现。一群刚毕业的高中生,毫不留情地给90后老阿姨老大叔们一顿爆锤。
视频里,一个女生在操场上,大大方方地拿出准备好的礼物,一个一个亲手递到喜欢的男生手里。
男生每接过一个,都会微微鞠躬致谢。
如此往返了四五次,女孩子把礼物给完就害羞地跑开了,却又被同伴推回男生面前。
男孩子整理好礼物后,开始摆弄自己的衣服。
他扯下了校服上的第二颗纽扣。
女孩子激动地哭了。
“因为那是离心脏最近的一颗。”
日版《一吻定情》里,相原琴子也一直想要入江直树的第二颗纽扣,不过直树没给。
(当然,在中国你就别想这么浪漫了,我们的校服能支持让你送一个拉链头就不错了,前提是你还得有力气扯下来)
旁边有同学起哄、有朋友见证的告白,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隔着屏幕,我们都能感受到现场酥萌的心动。
这群我们眼中的小孩子,在高中,就做了我们很多人在大学才做甚至是不敢做的事情。年轻、率真、不计较结果,他们身上有我们曾经的影子,但不同的是,相比于他们告白的甜蜜,在我们记忆里,更多留下的是遗憾的痕迹。
初中毕业那天下午,我与暗恋的女生一同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依着栏杆畅聊着现今,畅想着未来,遥望着那些熟悉背影,慢慢消失在浓厚树荫的光晕里。直至整个校园,只剩下慵懒的蝉叫和我们青雉的话语声…这样的场景一直持续到看门的大爷来巡逻赶人……
女生突然把校服外套脱下来,递给我一只马克笔,要我在衣服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祝福话语。在写下祝福的同时,我也开始犹豫,要不要表明自己的心意。
结果是,把衣服递给她的时候,我张了张嘴,过了一把哑瘾。
那一刻,其实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满怀的期待,还有随之而来的失望。
我咒骂着自己,落荒而逃,之后的每一次回忆起,都是满满的遗憾。再后来,她和一个勇于表达自己心意的男生在一起了,尽管她知道我的心意,也知道我为她做了很多很多。
喜欢一个人,就一定要告诉ta么?
曾经一个女孩是这么告诉我的: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一定要告诉他,不是为了要他报答,而是让他在以后黑暗的日子里,否定自己的时候,想起世界上还有人这么喜欢他,他并非一无是处。
这一句话我信奉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后来我慢慢发现,向喜欢的人表达心意,其实更多是让自己心安,不留遗憾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喜欢”往往都是深藏而含蓄的,父母学校教育的严令禁止,大学之前的“喜欢”,就相当于一片雷区,往往会令人觉得羞耻而充满罪恶感。说自己喜欢上某一个人,在很多人的认知观念里,引申义就成了:我想要跟ta谈恋爱。
而这一认知观念的产生,来自于心理学的一种防御机制:投射。因为受到这种非自由式爱情的限制,我们潜意识里都是对其报以抵触的,一旦有人带头打破这种桎梏,我们就会把自我意志强加给规则破坏者。
再说的简单点,就是我们想谈恋爱但是不敢说,直到有一个人说出来了,哪怕ta的本意并非是想要谈恋爱,但我们会把ta当作是自己的化身,把自己的观念投射到他人身上,来实现自我心理对于这一规则抵制的意愿。
实际上,随着我们慢慢长大,“喜欢”变得不再庄重,而反倒是一个很广泛和纯粹的词语。
我们看到漂亮异性会喜欢,遇到帅气同性会喜欢,甚至可以说,我们经常接触的都是自己所喜欢的人…但,我们要明确,喜欢不代表爱情,只是偶尔能作为爱情的起始罢了。
仔细观察一下大学的恋爱模式我们会发现,大学生对于“喜欢”的表达更为开放大胆了,而与此同时,大家确立男女朋友标准也更加模糊了,仿佛是只要彼此看对眼,表达了喜欢就能在一起。
有人会觉得草率,而有人会觉得无可厚非。
这就引入了第二个问题:
我是因为什么才决定和ta在一起?
身边有一个已经毕业工作的朋友,最近突然被她的初中同学“表白”,没有长篇大论,仅仅两句话,大致意思是:你可以做我女朋友,我们去约会。如果彼此都习惯,那就在一起可以么?
毫不客气的,女生拒绝了。
大家会发现,这个事件的因果已经乱掉了,我们是因为长期接触才会考虑是否在一起,而不是因为在一起才会进行接触。
但实际上,这句话客观反映的,正是如今的大学恋爱模式。
阿明在选修课上对外专业的阿娇一见钟情,他想要去接触阿娇,却苦于找不到机会。这时最便捷的方法,便是直接表明自己对于阿娇的好感并借此要到她的联系方式。这也就建立了一个最基础的网络社交。
但阿明会满足于此么?
当然不会。
在一段时间的网络接触,双方好感依旧存在的前提下,作为主动方的阿明,势必会约阿娇出来吃饭、看电影……基本的好感建立了,现实中的交流也有了,双方依旧不会满足,仅仅是这样一个没有明确界定的关系,完全不足以实现两天一餐饭、三天一电影的频繁接触需求;加上两人随着接触的深入,占有欲会逐渐体现,感性情绪会逐渐取代理性。一旦双方同时处在非理性阶段,确立情侣关系就成了这段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必需品。
这个过程需要多久呢?
短则一星期,长则一个月。
那么紧接着的问题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你觉得就足以衡量一个人的品行了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快成快分式恋爱在大学里成为常态的根本原因。
大学里的恋爱是从初高中懵懂喜欢向社会成熟恋爱过渡的一个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过程中,就把恋爱区分成了两个部分:“真性恋爱”和“假性恋爱”,这个词语与真假性近视的含义相近。
即因两个人有好感而建立的情侣关系,最初便属于“假性恋爱”。这个过程是相当不稳定的,因为双方需要调整之前作为朋友的交流模式,这里有女朋友的撒娇,男朋友的浪漫,而不仅仅再局限于一个人的品行。这种长时间的情感索取和付出的过程,会让情侣更加深入了解彼此的特质,以此来与心目中的恋爱标准作衡量,如果双方依旧满意,1-3个月后,关系才会由不稳定的“假性恋爱”进入相对稳定的“真性恋爱”。
因此如果你要问自己:我是因为什么才跟ta在一起?
最初是因为感性的冲动,后来是因为理性的权衡。
还记得我在前面提到的有关于我朋友的故事么?故事还没有完,女生拒绝了男生的请求,而男生给出的回应是,开始不定期地给女生发一些有暴露女性照片的网站,女生简直烦不胜烦。
这种行为说白了一点,就是性暗示,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把它称为“性明示”了。
而这也正是针对于男性要来探讨的:我是因为什么才决定和ta在一起?
人们常说,男性是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
虽然我也很想反驳,但很遗憾,这句话的确称得上是一条真理。
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讲,男性是希望自己的基因广泛的传播并且能够得到稳定优良的后代,这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各大皇帝所做的那些事。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生物本性如此,现今社会的一妻一夫制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
这就要谈及爱情心理学中的“情侣绑定”:对于男性来说,虽然为了基因的传递,自己的性伴侣越多越好,但由于女性单独抚养孩子的失败率太高,而且也为了确定自己伴侣所生的孩子是自己的,因此男性不得不开始寻找一个固定的伴侣。
这样的现实改变不了男性潜意识里所存在的因子,而社会之所以没有变成欲望乐园,正是因为人除了感性,还有自我的理性存在,来加以克制自己内心的冲动。
我们把最初的问题扩展一下, 也就成了男女性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我/他是喜欢“性”还是“人”?
曾经一个朋友谈了恋爱后找我诉苦,说每次跟女朋友亲密接触时都会有生理反应,弄得自己很尴尬,羞愧难当。
既然称之为生理反应,它自然是一个正常现象。只是在中国这个较为传统,性教育并未完全普及的环境中长大的我们,即便深知其原因,但心理依旧很难自然地接受。
性需求在情侣关系中是真实存在的,如果双方都存在这样的需求并且有做好心理准备,那么这样也无可厚非;但我们尤其要提防那些拿着“因为喜欢你才想要跟你发生关系”当借口的人,爱情里需要亲密,但不代表可以随心所欲。
说句不好听的,男性潜意识会想要跟身材好的,自己的欣赏的所有人发生性关系。“因为喜欢”只不过是他为了满足生理需求的所找的一个合理的借口。
喜欢“性”是客观需要,喜欢“人”是主观需求。
斯滕伯格爱情三元理论中所提及的:浪漫、亲密,承诺,是完美爱情的必需品。研究表明,婚姻性生活是否和谐已经成为夫妻评定幸福感的主要指标,性是婚姻中的调剂品,也是必需品。但这并不代表着我们可以混淆概念,颠倒是非。
连爱都没有实现,而来谈性?
还没看过瘾?
想了解我:初入简书,寻志同道不合简友
攻略爱情:谈爱与性:恋爱一定要啪啪啪?
有趣的心理学:爱情心理学——能被抢走的都不是真爱么?
我的成长故事:北上广,不只是向往;父母,超越“负担”之上
我的爱情故事:《爱情日记树》Ⅰ——三段话 三种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