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把人的一生分为8个阶段,①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得冲突;②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③学龄初期(3~5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④学龄期(6~12岁)勤奋对自卑的冲突;⑤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⑥成年早期(18~25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⑦成年期(25~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⑧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每个阶段扮演一个角色,完成某个任务(危机)从而获取某种品质,没能完成就得到相反品质,完成一半得到不完整品质,完成过头又会得到过分品质。
童年阶段
1、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此时是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期,这期间孩子开始认识人了,当孩子哭或饿时,父母是否出现则对于建立信任感的非常重要。如果照料者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信任感。反之,儿童就会形成不信任感。具有信任感的儿童敢于希望,富于理想,具有强烈的未来定向。反之则不敢希望,时时担忧自己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埃里克森把希望定义为:"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
2、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这一时期,儿童掌握了大量的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怎样坚持或放弃,也就是说儿童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时候父母与子女的冲突很激烈,也就是第一个反抗期的出现,一方面父母必须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如训练儿童大小便,使他们对肮脏的随地大小便感到羞耻,训练他们按时吃饭,节约粮食等;另一方面儿童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进食、排泄方式,所以训练良好的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这个时候父母一味的阻碍或者“别”孩子的劲儿,儿童就会产生羞怯感。而对儿童自主性正确恰当的鼓励和赞赏,儿童就会变得更有自信。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埃里克森把意志定义为:"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
3、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当儿童的主动感超过内疚感时,他们就有了"目的"的品质。埃里克森把目的定义为:"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
4、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这一阶段的儿童都应在学校接受教育。学校是训练儿童适应社会、掌握今后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地方。如果他们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他们就会获得勤奋感,这使他们在今后的独立生活和承担工作任务中充满信心。反之,就会产生自卑。另外,如果儿童养成了过分看重自己的工作的态度,而对其他方面木然处之,这种人的生活是可悲的。埃里克森说:"如果他把工作当成他惟一的任务,把做什么工作看成是惟一的价值标准,那他就可能成为自己工作技能和老板们最驯服和最无思想的奴隶。"
当儿童的勤奋感大于自卑感时,他们就会获得有"能力"的品质。埃里克森说:"能力是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
青春期阶段
5、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这个时期青少年头脑里会冒出很多想法和年头,他们已经知道自己能够做很多的行为,可以对世界施加影响,但因为复杂的世界会使得社会要求和自我要求出现矛盾,因此青少年们有可能出现角色混乱。方面青少年本能冲动的高涨会带来问题,所以,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一个新的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情感位置,初步的构建出我是谁的基本稳定的自我认知,一个人心理上的自我的形成。
"这种统一性的感觉也是一种不断增强的自信心。如果这种自我感觉与一个人在他人心目中的感觉相称,很明显这将为一个人的生涯增添绚丽的色彩"。(埃里克森,1963年)
埃里克森把同一性危机理论用于解释青少年对社会不满和犯罪等社会问题上,他说:如果一个儿童感到他所处于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同一性的种种可能性,他就将以令人吃惊的力量抵抗社会环境。在人类社会的丛林中,没有同一性的感觉,就没有自身的存在,所以,他宁做一个坏人,或干脆死人般的活着,也不愿做不伦不类的人,他自由地选择这一切。
随着自我同一性形成了"忠诚"的品质。埃里克森把忠诚定义为:"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