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界突围之路【重刊】:中转库出现库存坏帐(3)

  继上篇,在推动销售订单过程中,有两个SAP技术问题,得到了极时解决:

  1、R公司与J公司的关联交易,是发货在前,价格确定在每月月末,出现销售订单创建、发货在前,结算价维护在后的现象;

  这样就要保证开票不能取销售订单的价格,需取SAP条件里的事后确定的价格;且多张不同采购订单号的交货单能集中开票,产生应付帐款;

  2、可用性检查不能起作用,不能严格意义上的先建立销售订单先发货。

  R公司销售订单的标准引用,体会到SAP集成功能的强大:

  R公司这么多年以来,由财务建立销售订单的管理方式无非是为了处理帐面问题,最终还是出现了中转库的亏损;

  根据实际业务,让销售订单发挥其管理作用,使得整个物流管理更为流畅;

  从事后创建销售订单处理帐面;转至事前创建销售订单发挥管理功能,R公司在物流管理发生了从未所有的变化:取消跟单员、取消中转库、且未出现一张因入库单未跟踪到位的现象。

  销售订单的引用,使得R管理层KPI指标中首次出现“销售订单及时率”这一指标,从关注“生产订单及时率”,提升关注“销售订单及时率”,是R公司观念的一大改变。

  注:R公司与J公司因同属集团公司的两个事业部,可以理解为公司间业务。

  在SAP系统有标准的公司间业务解决方案,公司间业务的大致逻辑为:

  1、J公司建立公司间采购订单,供应商为R公司的某工厂;

  2、公司间采购订单自动传递了需求给R公司,R公司运行MRP后组织生产并入库;

  3.R公司入库后根据采购订单进行交货,产生交货单号;

  4.R公司送货后,J公司根据采购订单办理入库手续;

  5.R公司根据采购订单产生的交货单号进行开票,产生应收账款;

  6.J公司根据入库后的采购订单进行发票校验,产生应付账款;

  由于R公司SAP解决方案尽可能不要影响J公司,故未采取公司间采购标准解决方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