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英语组的研讨,我又一次没有参加。
两三个月前,孩子还不知道“手机”有什么稀奇;现在,看到我拿手机就会来抢。也许我不应该将责任赖到他头上,可实际上,这就是原因,因为我也不可能不管孩子。
还好,我还能爬楼学习。
但是,我总有一种感觉:即时参与研讨就像是课堂;爬楼学习就像是课后做作业。用梁老师的话说:“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比任何的作业都更有意义。”
是啊,参与才是最重要的。
每接一届新的学生,我都会给他们讲这一件我亲身经历的事。
初中的时候,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非常有名气。年纪轻轻已经是全国优秀班主任,而且他经常带我们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全班学习吹口琴,每个寒暑假开学都要来一场联欢会(当然节目是让我们利用假期时间,以所在的村为单位排练的),带着我们到县城作优质课,等等。
这样的活动,要求每个同学都必须参与。因此,我们班的每一个都学会了简谱、识谱开歌,无论上什么课都会非常积极地举手发言并且声音洪亮,哪怕是特别内向的我,也不得不尽量参与到其中。
我非常清晰地记得,初三的一天,老师说电视台要来录一节语文课。当然,之前我们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其中虽然也免不了有些活动会指定人,但不是全部。
我们等到了很晚很晚,因为电视台的人迟迟不来。等到他们把所有的设备在教室前后都架好,已经是夜里十一二点了。
可是,新的意外出现了。他们说,边上的学生无法全部照进去,为了保证拍摄效果,就把我所在的这两列舍弃——不再出现在镜头内。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也不再重新布置教室或者让我们解散。就这样,我成了一名“旁听生”——不用跟老师互动,不用参与一切课堂活动,只要做到安安静静就行,甚至可以不听课。
我们这节课上的是高尔基的《海燕》,之前一遍遍的朗诵以及熟练的背诵,现在无“用武之地”了,就连课桌上的小玻璃片也成了没用的东西。原本,这个小玻璃片是可以用黑色的钢笔写上答案,然后,老师再把这个小玻璃片放到投影器上,答案就会显示在屏幕上。当时,这个投影是我们见过的最高级的设备——在见到电视台的设备之前。为了展示出自己最好的字体,我们曾一遍遍地在上面练习。
整节课,我甚至都不知道老师讲了什么,讲到了哪里,是谁回答了问题,回答的是否正确,老师又是怎样评价的。总之,这节课跟我再也没有关系了!我听不听又有什么区别?
中间可能有停顿?有重来?我迷迷糊糊浑浑噩噩地等到了课堂结束,跟着其他的同学一起走出了教室……
多年后,我参加工作又回到母校,当然也有其他的几个同学。有一天他们突然提议看一看当年录的那节课——那盘录像带就放在学校的会议室里。可是我拒绝了——里面又没我,我看个什么劲儿?
现在想想,我当时的做法或想法是不是很好笑?很幼稚?可是,这恰恰说明了参与才是最重要的。
我告诉我的学生们,如果你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如果你只想做一名“旁听生”,你的收获将会寥寥无几甚至一无所获;如果你不能积极参与到我们班或我们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来,多年以后,回忆起你的初中生活,你能想到些什么呢?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学生参与度高的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武之地”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