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啊,
我们每当相互聊天,有时候就会听到对方的一堆理由,推脱做某件事而产生一系列的消极情绪,
当我们说某件事在我们的心里也确实重要,但是就是懒得动手,或者力不从心,只是停留在冥想阶段,
最终的原因,就是我们对这件事的认知不足,或者这件事在我们心中根本不重要,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些拖延症,对某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都会有一点点惰性,好比,每天坚持打卡晨跑,每天坚持去锻炼......
然而,其实,我们对某件事所体现出来的行为惰性,大多都是取决于对这件事的重视度,只有当你能正确的意识到这件事的性质、影响、以及付出努力后所能得到的何等回报,都是取决于我们心中对这件事的考评等级,以便在心里排出优先级。
其实优先级是一个主观认定,也就是一个人对一件的综合评分,就好比,一件40分的事,有的人就是会拼尽全力去完成,但是对有的人来说,99分的事,才值得他挪挪屁股,这个阈值就会影响做事的结果。
如果说,在执行某件困难的事,而缺少动力时,
一、分解任务
这就好比,一个很大的目标一样,我们一下子无法完成,那么就需要分解,也就是阶段性的制定目标,否则很难坚持下去,也会失去动力,这种做法的优点就在于,我们能得到即时性的满足,获得阶段的成就,每完成一段,就有一点点的成就感。
二、想象反例后果
后果往往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的判断却是主观的,我们对外部接收到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加工,可以想象我们没有完成之后的后果会怎样,这种‘最坏的结果’会驱使我们完成。因为知道造成的后果。
三、当机立断
给自己立一个目标,做到当机立断,就好比,玩的时候,就好好玩,但是做事的时候,就好好做事,做一个雷厉风行的人,这样会提高我们做事的效率,也能做到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