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其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宁夏作为唯一一个全境位于黄河流域的省份,是黄河流经的重要区域,近年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率先实施“四水四定”原则
宁夏在全国率先实施“四水四定”原则,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这一原则的核心在于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来合理规划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人口规模和产业布局。通过制定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宁夏确保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为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构建全方位政策网络
为了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宁夏构建了一套全方位的政策网络。自治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涵盖了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等多个方面。同时,明确了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24个涉水部门的主体责任,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提高政策执行的效率和效果。
三、设立三级试点,推广成功经验
宁夏在全区范围内设立了区市县三级试点,通过实践探索“四水四定”原则的具体应用。各级试点结合自身条件创新发展模式,形成了各有特色的亮点工程。宁夏定期收集和分析试点工作经验,及时向全区乃至全国推广成功经验做法,进一步扩大政策影响力。
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宁夏把节水作为生态保护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实施农业节水灌溉、工业节水增效、城市节水降损等措施,宁夏有效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营造了全社会共同节水的良好氛围。
五、利用数字赋能提升生态保护效能
宁夏充分发挥“东数西算”枢纽优势,加快推动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监控、城乡供水、数字灌区、水土保持等重点业务数字孪生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宁夏实现了对水资源的精准管理和有效保护,提高了生态保护的效能和水平。
六、深化用水权改革,推动水资源市场化
宁夏在全国率先开展用水权改革,通过市场机制推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宁夏完成了工农业用水确权工作,实现了用水权“总量管控、定额分配、适宜单元、管理到户”。同时,推动水资源向高效益领域流转,通过水权交易等方式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七、加强生态修复与治理
宁夏高度重视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通过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湿地保护等工程,有效改善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加强河湖长制工作,确保黄河及其支流的生态安全。
宁夏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绿水青山的壮美篇章。这些举措不仅为宁夏的生态保护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保护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