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熙
一
今天傍晚,这个城市又下雨了。而那个时候,我在外面奔忙,又没带伞。
雨里百忙之中,肚子按时打更。于是,我猫进路边的一家饭馆,准备吃晚饭。
老板是一个中年妇女,微胖,见我进门,第一句话没有问我"吃什么?"
"哎呦,这么大个雨,衣服搞得恁湿,赶紧脱下来吧,别感冒啦",她一边说,一边取来空调的遥控器,在那往上调空调的温度。
我莫名感动,莫名对眼前这个老板,有种好感。
"一个芹菜香干",我说到。
"哦,还有一个生姜肉片汤。"想起了什么,我又加了一个汤。
大概是饿的紧了,眼前的饭菜我觉得特别可口,眼前的汤,也觉得特别美味。
雨势依然很大,窗外的街道、路灯和行人,他们的影子,都慢慢在饭店的玻璃门上融化。
"怎么不吃晚饭嘞,不吃晚饭的人真的是要蠢得死。"饭店老板接着电话。
来长沙这么多年,长沙方言我理解无碍,多听几句,听明白了电话那头,应该是老板娘的女儿,因为想减肥,而决定最近不吃晚饭。
老板娘气呼呼地在电话里和她女儿理论,但说来说去,总是那几句,什么"人是铁饭是钢"、什么"不爱吃饭蠢得死"、什么"瘦不拉几的一点都不好看"。
"瘦不拉几的一点都不好看"!这句好像特别耳熟……
我一回忆,原来:我老妈以前也经常用这句怼我教育我啊!
忽然有种感觉,觉得这个冬夜,这个城市里的这家小店,很温暖。
但我没有去问正在和女儿激烈地辩论"瘦比较美还是胖比较美"的老板娘,把空调调到了多少度。
二
记得老妈一直以来的审美观,都是"白白胖胖的最好看"。
所以从小在吃饭这件事情上面,我被她严格要求:一、必须按时吃;二、每顿最少两碗或一大碗;三、荤素搭配。
除了第三点,其他两点我基本上都能坚持。
然而老妈是远不会满足于及格分的,我吃不惯肉,她就隔三差五用冰糖蒸一份鸡蛋糕,逼我吃。
我仍觉得荤,她就怒了:"当药吃!"
整个童年和中学,我也不知吃了多少份这样的"药"。
但也有不用吃"药"的时候。
记得那是小学时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
春游这个词,对于那时的我们,大概和野炊同义。
让一伙小学生自己做饭吃,还是在野外,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理想是很丰满的,然而学生家长们都是要统一步调给这个丰满的理想打脸的——
春游前,妈妈们恨不得把一个月的口粮塞进自己孩子的小书包。
我老妈是非常了解他儿子的能力的,是非常确定肯定以及坚定地认为他儿子是无论如何是炒不熟一盘菜煮不熟一锅饭的。
但是她觉得带干粮实在还是太折老师们的面子了。
于是她炒了一大碗土豆丝,蒸了一大碗鸡蛋糕,让我用饭盒带上。
因为天天吃,鸡蛋糕我是无论如何不想带了。于是出发前,我偷偷把鸡蛋糕从书包里拿出来,只带着炒土豆,就去发了。
杜甫老师说"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老师真是个乌鸦嘴!",那天春游,刚到野炊的地方,"好雨"来了……
同学们大部分都没带伞,于是把书包顶在头上,稀稀拉拉没有队形地往回跑。
我也跑,但是跑到中午十二点,我的肚子,按时打更了。
"老妈三大戒律,第一条就是要按时吃饭!"我心里想着,于是慢慢跑到一位老乡家的屋檐下,躲着雨,翻开小书包,拿出炒土豆。
老妈炒的土豆,通常故意炒的有点焦、有点干,因为她知道我就是这个口味。
但是那次我打开饭盒发现,那碗炒土豆,好多"汤"。
原来,因为把书包顶在头上挡雨,里面的土豆,早已进了雨水。
怎么办?
后来我想起了老妈拿着鸡毛掸子撸起袖子的伟岸形象,决定,吃!
这一吃之下才发现,原来带汤的炒土豆竟是无比美味,真是意外之喜,我吃完那碗土豆后,甚至连"汤",也咕噜咕噜地喝了个干净……
后来我时常会想起那天吃的那碗土豆,那是记忆深处,最好的味道!
三
我读大三的时候,老姐已经毕业工作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刚参加工作,她没有多少钱,租了一个车库改造而成的房子住。
房子冬天冷夏天潮,但是我却很喜欢那里。
因为每次去那里,老姐都会炒一小桌的菜给我吃,那味道,比我们学校食堂,不知道要好到哪里去了。
老姐的成名菜是一道小菜——擂辣椒。
通常,老姐在做擂辣椒前,会把青辣椒在火上烤一遍,这样做出来的辣椒,味道会比较温和一点,没有那么刺激。我吃得也开心,通常能下好几碗米饭。
但是有一天周末,我去老姐那里蹭饭,也不知道是想偷懒还是她突发奇想想发明新菜,她决定做这道菜前,不烤辣椒了。
我狐疑地看着她,但是也没明确地反对,老姐觉得这是默认,于是开心地擂起了生辣椒。
后来那顿饭后,那种2.5升的农夫山泉,我喝了整整一瓶。并且那天晚上,我去了八趟卫生间!
那个味道,在我的记忆里,同样印象极深,虽然并不是很愉快的就餐体验——
但是这些年来,它仍然持久温暖着我的内心。
四
老板娘挂了电话,长叹了一口气。
看来,她还是没能说服她的女儿,"胖一点更美。"
然而我相信,在她女儿的心里,应该永远会弥漫着,她做的饭菜,的香味。
——完——
注:图片来自于电影《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