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父母永远不要成为孩子的老师,因为他渴望的是父母。
2.对孩子先天的生命节奏,不打扰、不干预、不限制、不否定就是养性;不说限制性的语言,不说否定的话语就是养性,就是不伤到他去养他的本性。
3.尊重孩子,相信他20岁30岁会成为怎样的人 。如果相信他是一位君子,就是你以君子之心去成就他、对待他,我们的身心自然就庄严。
4.父母首要任务是与孩子建立链接,而非教导孩子。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他内心的东西是具足的,不是教导出来的,而是帮他去开发出来。
5.允许接纳中去随顺因缘,不和因果对抗,在允许接纳中看见那个因缘起在哪里,而不是在结果上纠正。
6. 不在于你付出了多少,而是在于你付出的过程中投入了多少爱,行为作用的作用处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