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媒体写作中,“引用”是非常典型的一个元素;在故事创作中,引用人物语言也必不可少。
恰到好处的引用,可以为你的文字加分;泛滥的引用则会淹没你的个性,把原创变成拼凑和堆砌。
那怎样引用才能恰如其分呢?
《圣彼得堡时报》专题作者凯利.贝纳姆提出两个原则:
1、节制
“引述越少,越容易成为一个训练有素、深思熟虑的写作者。”
他曾经写过一篇人物特稿,关于一位哥伦比亚著名魔术师被抢劫和绑架,被迫流亡到美国,沦为一名超市工作人员的故事。
通篇都是作者转述魔术师的故事,写到结局,当作者问他,农场的人最后怎样了?
接下来是全篇唯一的引述,也是故事高潮,他引用了魔术师用母语说的原话,只有一个西班牙单词:
“Muerte(死了)。”他说。
这个结尾戛然而止,但是非常震撼。
用作者的话说,比翻译过滤后的一大段话还要有力。
另外,引用名人的原话,可能会在流行的新媒体观点文中有一定的权威作用,但在叙事写作中确实没什么用。
因此,在故事中引用的原则是节制,尽量做到“雕饰最少”。
2、使用对话撑开故事空间。
“最好的引述不是孤立的引用,而是对话。”作者说。
他在采访一个萨克斯风演奏家时,觉得演奏家说的话,比他写的还要精彩。
他就直接大片大片引用主人公的原话,当然一定要分段。
与他写魔术师的故事相反,主人公叙述完自己的故事之后,作者只在最后这样转述了一句:
她嫁给了他。
这样的故事保留了采访的原汁原味,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引用反而比转述更有力量。
作者称引用和对话为“现成的语言”,原始、未经雕饰、不完美,但恰恰体现了人物独特的个性。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能体现出这一点,恰恰是文字的完美所在。
同样,叙事中间的引用,可以撑开故事的空间,给读者制造喘息的余地。
这种“现成的语言”俯拾即是,就要经过你粗略筛选——
如果采访对象的语言晦涩难懂,引用上的节制很有必要。
如果采访对象的语言比你的文字更精彩,那就让人物自己开口说话,作者放心“捡漏”。
当然,精彩并不是指比作者水准高,而是语言更能体现人物的个性,把平面的人物拉出立体感,更能传神。
以上,希望能帮到你。
用文字认识自己,用文字与你相遇。公号:冰雪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