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居有竹
於潜僧绿筠轩【北宋】苏轼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这首诗是苏轼在出任杭州通判时,在於潜县境“视政”,与僧惠觉游绿筠轩时写下的。
诗歌通俗易懂,大意是宁愿没有肉吃,也不可居住无竹子相伴。没肉吃只不过让人瘦,没竹子相伴却会使人庸俗。人瘦可以肥,庸俗却无药可救。若是有人对此笑问这是高尚呢还是无知呢,那么如果面对竹子君仍然大嚼,世上又哪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名节高的人难得厚富,厚富的人难得名高;做官的人无暇学仙,得道的人无暇做官;食肉的人无高节,高节的人不食肉;两种好处都不能兼得,多种好处就更不能兼得了。
苏东坡言:“门前种竹,决非点缀而已,此乃高雅心神之所寄。”东坡爱竹,爱的是他的高雅情趣。
鹧鸪天
苏轼(宋)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竹林隐墙,又是一种独特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