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的艺术
决断力
富兰克林的“道德算数”:一张纸,中间画条竖线,左边写下做某事的理由,右边写下不做某事的理由,权衡两边的理由,如果有两个对立的理由同等重要,划去。最后剩下的那边的理由多,选那边。(类似于“优劣”分析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对比一目了然,但以此来决策并不科学。
科学决策的四个步骤:
1、扩充选项(奇计百出)。要看到已有的选项,还要想想能不能给自己增加选项。
2、用现实检验观点(实事求是)。向别人寻求意见,正向的,反向的越多越好。
3、从长远考虑(从长计议)。从长远考虑。
4、为决策错误做好准备(料胜先料败)。信守承诺,但要做好发生变故的准备。
把所有选项并列起来看,并能够从某些选项或每个选项中发现“亮点”。
成大事者怎么才能不纠结
1、兼听则明程序化,即“魔鬼代言人”策略
2、克服短期情绪,从长时段考虑问题。
3、利益计算无法起有效作用时,可以引入价值判断。
用别人预测自己
基础比率:以前的人,做同样的事,做到的平均水平。是做预测的做好的参考指标。
尊重基础比率,但要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切实的不同之处。
实干家无需精确调研
先进行小规模测验,以此来指导今后的前进方向(试点)。
试点创新方法三原则:
1、尽可能地尝试新事物
2、尝试要可控,要确保实验不给我们带来灾难性后果
3、获得反馈,从结果中学习,随时调整做法。
宠物超生问题——为善还是妥协
爱心和理性妥协,理想和现实妥协,才能长久。
二十层床级别的敏感度
提升自己对错误的敏感度,意识到错事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后,用一个有明显识别力的概念去总结这件事。
高级的敏感并不是去察言观色,而是敏感于想法、创意、思想等
斯多葛派哲学的安心之法
斯多葛控制二分法:(控制vs运气)区分出你能控制的事情和你不能控制的事情,对不能控制的事情安之若素,对能控制的事情尽力而为。“尽人事、听天命”
把自己当作目标,不断进步、完善,做好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到底什么叫“智慧”
智慧的三个方面:
1、智识上的谦逊——知道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合理评估一件事,知道未来还有不确定性
2、超越自我——知道自己身在事中可能当局者迷,如果能从旁观者视角(怎么实现?)看问题也许更好
3、考虑他人的观点,达成妥协——知道不同观点的利弊,能理解参与某事的各方的想法和立场。不仅仅考虑自己的利益,也考虑跟别人的关系。
启示:
1、做决策前,了解决策之事的基础比率,判定一般的成败比。
2、找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之处,并发扬光大
3、兼听则明,要多听取不同的意见,特别是反对的意见
4、要训练自己对于想法、创意和思想的敏感度
5、并列多数意见或方案,比较,找到亮点
6、从长时段去思考问题
7、学会妥协,考虑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与别人的关系
8、学会用试点去尝试新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