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概也会有以下的烦恼。
会被重复无聊的工作内容占据大量的时间,令你心力交瘁、情绪和精力慢慢消耗殆尽;
会通过各种形式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但常常收效甚微甚至令你焦虑不已;
高调的生活你过不起,低调的生活你看不上,可真实的生活又是每天的平淡无奇。
道理你都懂可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01.有一种努力叫石沉大海
我们都有过写日记或者总结之类的经历。
我高中的时候就沉迷写日记一段时间,毕竟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心中的隐晦只能通过日记来释放。
比如暗恋哪个同班同学的感受丫;
考试没考好各种吐槽丫;
和父母之间的日常代沟问题丫。
但写的多了,慢慢你自己就会发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虽然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一页都是新的开始。
我的日常生活差不多就在那么几件事情上来回地跳动,被你反复记录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只是以一种新的形态又重新找回来。
一直没勇气向那个女孩表白;
成绩一如既往的没有起伏;
和父母依旧会常常拌嘴吵架。
写满第三个日记本,高中毕业后,我就没再坚持写日记。
写过的那些日记我也再没主动打开翻阅过。
可能害怕看到自己被过往种种的无知和遗憾灌醉。
同样的,也讨厌写什么日报和总结之类的。
不是不会写,而是我对自己每天的生活日程熟悉的滚瓜乱熟,我对自己每年的变化感知的又微乎其微。
我们总是期待自己每天能够像喝到不一样口味的咖啡而兴奋,而实际上始终是如白开水一般的无味。
虽然能解渴,但毫无情绪上的波动。
不变的生活、不变的工作、不变的我自己,终于有一天我们忍无可忍,想要奋起改变。
为了尽早升职加薪或者跳槽换工作,选择业余时间各种补习技能,提高自己。
关注了各种大咖的公众号、B站、知乎;报名了各种神乎其乎的课程、培训营、音视频网课;
结果是钱没少花,资料收藏了一大堆,学过了基本没记住,没学过的基本被埋藏,工作没变,工资没涨,人也没成长多少...
整天喊着学习、学习,一直在做无效的努力。
02.你在看向哪里?
为什么我们的学习不能有效的促进我们成长呢?
根据二八定律的引申,其实我们现实中的问题,有80%都属于共性问题(现有的工作、日常生活),只有20%属于个性问题(心理情绪、各种现实压力)。
个性问题多数产生并建立在共性问题的基础上。
个性问题通常又是很困难被解决的长期问题,是需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并花费大量时间刻意练习习得的。
反观我们对问题的关注点:
不是提高现有工作的效率,而是想着如何赚更多的钱;
不是改进现有生活的质量,而是沉迷于物质享乐主义 ;
不是汲取已有的经验知识,而是被各种宣传营销洗脑。
在每天为数不多的自主学习时间里,我们将80%的精力都放在了那20%的个性问题上。
结论显而易见,我们的努力往往成效甚微。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将80%的精力放在较容易解决的共性问题上,或许我们早早就摆脱了困扰许久的烦恼。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如何解放重复的工作,如何高效的学习,如何将生活过得多彩?
其实,就在于我们要将注意力回归到这些问题上。
而不是刻意的回避它们,放弃它们,一味地寻求根本不属于你的期望上面。
03.复盘思维
最好的学习应该是为了解决当下问题的。
而复盘思维就是一个很好地让你反观自己过去的经历,发现真实的需求,聚焦到存在的问题,反思、迭代改进、实践,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古有老子吾日三省吾身,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团队以及个人都在践行定期的复盘。
那么如何进行复盘呢?
很多人对复盘有一个误区:认为复盘就等于「我做了什么」。
比如上面说到的写日记或者写(日/周/月/年)总结,还是远不够帮助我们成长的。
以下是参考(L先生说)的一篇文章《一文讲透「复盘」,帮你摆脱误区》提取的复盘的方法,个人觉得相较于其它书籍繁琐的解释清晰实用很多。
一个完整的复盘最好有以下几个步骤:
1. 记录
对你想解决的这件事或问题,定下目标。
比如我想早起早睡,并定下每晚11点睡觉,早晨7点起床的目标。
对整件事的过程进行完整的回顾,并记录碎片想法
比如利用APP,我记录了最近2周的睡眠时间。
期间感受到晚上睡前会忍不住玩手机,睡眠质量低,早上起床困难等问题。
2. 反思
目标的重合度
最近我是否将注意力放在解决该问题上面,并进行了一些尝试。
比如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
优化空间
在这些行动中,哪些环节还可以再提高效率?
哪些行为我做得不够好,存在优化的可能性?
哪些步骤可以整合、省略、调整,更好地满足我的需求?
问题和想法
主要是对过程中产生的碎片想法,记录总结到一起,制作成“人生错题本”。
方法论迁移
整合以上三步,去思考:在这个项目/任务中,有没有哪些东西,是我可以提炼出来、总结成方法论,迁移到别的地方的。
3. 设计成流程模板化
思考“能否把重复的工作做成一个模板,后面需要时直接套用?
比如
把合作模式做成图表,直接发过去,就无须反复对话确认;
把方案做成一个框架,让对方往里面填,这样可以极大地提升效率;
用协作工具把工作对接流程化,这样就无须反复报告、跟进,打开软件一目了然……
好的工作,一定是这样的:通过「记录」把一整套流程、步骤明确下来,再通过「反思」把它固化成流程、模板,最后在「实践」时,直接套用模板,再根据实际情况微调或补充即可。
然后,在应用模板的时候,再重复前文的「监测循环」,不断去优化它、完善它、迭代它……
04.最后的话
好的学习者,是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而不是只是无谓的强调自己去学习。
高质量复盘不是简单复述别人的观点,而是带着一组问题,将自己的行为进行拆解,结合新知重新结构化加强能力。
没有更好地工作,现在的工作就是你能做到最好的。
生活也从来不在远方,只是当下的拥有。
一切我所经历的,必将使我更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