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健康与长寿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健康和长寿,如果这是我们的理想,那么任何理想都要考虑到现实是否能够支持。
如果希望我们的一生都是健康的,这种目的是无法实现的,因为随着我们年龄的增大,身体会呈现退行性疾病,也就是老年疾病这些疾病是随着一定的年龄逐渐爆发出来的,这一点无论用任何方式都无法逃避,我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利用一些医疗手段在发生退化性疾病的时候减少疼痛,降低表面症状。
我们这一生身体会经历一个不断成长,一直到衰老的过程,这个过程我们根本就控制不了,即使在社会中存在一些老年人,即使七、八十岁也能表现出生机勃勃的样子,那只是一种表面特征,因为他们的身体依然会经历与其他人相同的衰老过程。这就如同我们身边的一些人,外表的容貌和行为与实际的年龄会不相符合,有的人会显得老成一些,而有的人会显得年轻一些,这只是不同的性格所展现出来的表面特征,而身体结构和个人内在的感受是不会变的。因此才会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顺的说法,只有经历过这个年龄的人才会知道时间在人的身体上所留下的烙印。
每个人都活在自己的想象当中,我们的思想呈现什么状态,就决定了我们的能量呈现什么样的流动方式,那有这种思想内在的状态也会在身体的表面呈现出来。一个简单单纯的人。就会充满活力,外表就会显得更年轻。这是因为我们认定的简单和单纯就是由于思想很少去阻碍能量的流动,因此能量流动的越顺畅,外在性格的表现力就更强,人也就会显得更年轻,更有活力。还有一类人,他们的性格并不张扬,但是他们也依然会呈现出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的状况,这就跟人的想象状态有关系。
人的理想是通过回忆和现实的对比建立起来的,我们的大脑每天都在思考和记忆,虽然我们一生经历了很多,但能够让我们时时记忆起来的经历并不多,这与我们在记忆过程中的所产生的感受有关系,这一点因为前面有过详细的论述,这里就不讨论了。我们只需要知道这样的结论,人的性格是一种情绪相对稳定的状态,情绪就是一种能量流动的感受,而我们的记忆都以能量状态为标准分类记忆的,也就是说相同的能量状态的经历都会记录在一起,因此当生活中,我们会随着自己情绪状态的不同回应起相类似的经历来,并且在回忆的过程中,我们的情绪感觉与回忆内容是相吻合的。同样反过来说,如果我们调取任何一个过往的经历,也同时会激起过去经历时的相同的感受,也就是会影响身体能量的变化。如果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的某种经历,让他历历在目,记忆深刻,他不断的处于回忆过程中的时候,就等于不断的激起情绪的变化,情绪变化就是能量的流动,因此在回忆的过程中,人的能量流动会随着回忆而改变,如果某些人一直沉浸在回忆当中,沉浸在回忆的感觉当中,能量向外流动的状态,就会与他年轻时候的状态很接近,在外表上就会呈现出与实际年龄不相符合的状态来。
实际上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不断变化的,无论一个多年轻的人,都可以通过情绪的变化展现出老年的状态来,一个无论多么衰老的人,也可以通过情绪的变化展现出年轻的状态来。因为年轻和年老相比较,更主要的就是体现在能量流动的速度上。一个年老的人,能量流动的速度一定比年轻的时候要缓慢许多,因此在行为上就会呈现出缓慢稳重的状态来,同时由于能量流动的速度缓慢,整个身体运行的速度也会缓慢,身体的肌肉和皮肤都会呈现出松弛下坠的状态来,这就是我们在表面看到的衰老。可当这个人由于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或者是某种回忆的想象,提升了情绪状态,能量流动加快就会显得神采飞扬,整个肌肉和皮肤也会绷紧起来,这时这个人就会显得更年轻一些。在生活中这种状态非常常见,很多人当休息不好身体疲惫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衰老,而当精力充沛的时候,就会显得比较年轻靓丽。
也正因为能量的流动可以改变身体的行为和表面的状态,才会有演员的行业,通过情绪的调整,在外在显示出不同的能量流动的状态来以达到表演的目的,因此作为演员,表演水平的高低就是情绪控制能力的高低。
我们的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伪装的,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充满谎言和伪装,大家之所以热衷于谎言和伪装,就是因为如果我们相信了谎言,谎言也会改变我们能量流动的状态,如果我们不断的伪装,伪装也能够造成情绪的变化,因此伪装和谎言本身也是对我们自身能量流动的一种调节和变化,同时由于谎言和伪装是可以激起情绪的同步反应,我们才会对谎言和伪装非常热衷,当伪装和谎言成为一种长时间的习惯状态的时候,就会造成能量流动状态相对稳定的改变,这时人自己就意识不到伪装和谎言了,就会把那些谎言和伪装当成真实的。
也就是说一个人表演久了就会把表演的角色当成真的一个人,谎言说多了也会把谎言当真的,就是因为在表演和说谎的时候,为了表现出完全真实的状态,会有意的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这种状态调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情绪状态,只要这种情绪状态不被改变他们就意识不到自己在说谎和表演。当他们的谎言和伪装被戳穿之后,只有在他们意识到他们在说谎和表演,他们的表演情绪状态才会回到他性格的状态当中,这时他们才会恍然大悟。
在生活中女人的情绪起伏比男人大很多,这就是由于女人更喜欢回忆和想象,回忆就是伪装,想象就是谎言。因为回忆是已经发生过的,而想象并没有发生,这两种状态都不是现实存在的状态,当他们沉浸在回忆和想象当中的时候,身体的情绪与回忆和想象的状态是相吻合的,因为身体能量有限,这种情绪状态并不可能持续的、长时间的保持,将能量耗尽的时候情绪状态就会发生变化,这时候无论通过任何回忆和想象,都无法再提升这种情绪的状态。当情绪落到低点,身体能量恢复之后,通过想象依然可以把情绪再提到高点去,因此我们才会看到女人的情绪是不断起伏变化的。
这种情况每个人身上都经常会发生,当我们沉浸在一种美好想象的时候,只要足够的专注于想象当中,我们就能体验到一种美好的情绪状态,即使我们停止了想象回到现实当中那种美好的感受也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能量流动是有惯性的,想象的本身的确会影响人的情绪变化,因此,我们头脑中想的是什么,我们的情绪状态就是什么,我们所展现出来的性格和行为就是什么。
一个表面形态猥琐的人,他头脑中想象的一定不是光明正大的事情,一个举止优雅高贵的人,她头脑中的想象也大多会呈现与她外表举止一致的内容,我们外表的气质和姿态虽然可以伪装,却无法长久的保持。只有长期处在某种状态的想象当中,在外表才能呈现出与内在想象一致的状态来。
当我们有了健康的愿望,尤其是可以沉浸在年轻时充满活力的状态的时候,外在的行为和容貌就会展现出与想象内容一致的状态来,但是这种状态很难持久的保持,因为身体的能量流入以及个人的实际感受是与年龄相符合的,因此任何表面的改变都是一种表演,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健康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的这种方式是可以获得健康和长寿的。
每个人的健康状态和寿命都不同,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的特征的。比如女性的总体寿命会比男性的寿命更长,女性的身体健康状态会比男人更好一些,但是女性心理上的健康状态比男人更差一些。
我们在讲到健康的时候,永远不能忽略内在的情感感受,因为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是一样重要的,都会影响我们的生存质量。很多因为精神疾病自杀的人,他们的身体状态很健康,甚至他们在事业生活中都非常有成就,但是当他们的心理健康出问题的时候,依然可以夺取他们的性命。因此我们在思考健康和长寿的时候,是不能把人的表面现象当做衡量的标准的。
在生活中女人的寿命比男人更长,但是女人的心理健康状态要比男人差很多,因为女人的性格敏感,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女人总能够感受到内心的恐惧和痛苦,而这些恐惧和痛苦伴随了女人一生。可对于男人来说绝大部分男人,在中年以前,对恐惧和痛苦都没有明显的感受,甚至很多男人都无法理解什么是痛苦,他们会以为痛苦,就是身体上的疼痛,无法理解心理上的痛苦是什么样的。可实际上,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痛苦是一样的。
一些因为后天的变故造成了身体伤残的人,都会产生一种幻肢疼,在他们失去了某一部分肢体之后,他们的意识当中那个肢体还是存在的,而且那个意识中的肢体还经常会有疼痛,这种疼痛非常强烈,让他们无法忍受,但是医疗却没有办法进行治疗,因为根本就没有,那些肢体医生又如何能够救治呢?这种疼痛完全是心理上的,可对于疼痛的人来说却是非常真实的。
自我的本身就是一种幻象,就是存在于我们的想象当中,我们的身体、财富,甚至我们的尊严都是自我的组成部分,自我的存在就是不断的努力扩大膨胀自我的范围,而当自我的任何一个部分受到损失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受到痛苦,同时自我会努力的试图补充和恢复损失的部分。
无论是肢体的伤残还是尊严的伤害,都等于损失了自我的某一个部分,自我不会轻易的放弃那一部分,因此在意识中还不断的试图补充那一部分。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任何的损失,都会不甘心,就如同自我受到伤害一样并且不断的努力试图弥补损失的部分,我们把这种痛苦的感受叫做悔恨。这种痛苦并没有在肉体上发生,可每当我们回忆到一些伤害的时候,内心依然会极其痛苦感。
幻肢疼的本身就是一种心痛,与我们产生的悔恨是一样的。自我并不甘心某一部分肢体失去,因此在失去肢体的时候,除了身体上的疼痛以外,还有心理上由于不甘心产生的痛苦,这种痛苦感与我们自我的尊严以及财富损失所形成的痛苦感是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这种痛苦感有明确的位置。当我们回忆某种自我受伤害的过程时,产生的痛苦感是没有明确位置的。可当我们在回忆肢体损失的时候,就会感受到已经失去肢体的部分会有痛苦感,而且这种痛感非常真实。患肢痛与心痛产生的原理是一样的。
我们需要思考人生存在的意义,我们不断建立理想,努力去实现那些理想,实现自我欲望的膨胀。可自我欲望受到一点点损失都会激起我们的疼痛,欲望越强受到损失的可能越大,激起的痛苦感受也会越强烈,自我的欲望我们是没有办法控制的,虽然大家都知道需要减弱自我,遇到任何痛苦都需要放下和接纳。可实际上,每个人的自我欲望都很强大,真正能够接纳的原因,并不是因为自己想开了,而是因为我们老了。
每个人只有通过竞争才能获取最大的生存空间,这是动物的本能,而无论选择防守还是选择进攻,都是我们出生那一刻本性所注定的。
,我们并不能通过个人的努力来控制自己的欲望,唯一能够做到的就让自己的理想和欲望尽可能接近现实,因为越接近现实,越与自身的能力和能量相吻合,理想越容易实现,自我也不容易受到伤害。可从另一个角度说,我们人生就是因为不断的跌倒再爬起来,不断的从痛苦中站立起来才长大的,我们遇到的痛苦越多,生活的起落越大,就越能够锻炼我们的适应性,这就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的,而每个人在一生中必然会遇到无数的痛苦,因为世界上并不存在不断盘旋上升的路,任何的路都有上有下,有高有低,有起有落,因此我们经历多少快乐,也同样会经历多少痛苦。无论遇到多么大的痛苦,能够尽快的站立起来继续前行,就是我们需要努力做到的。
因此我们有必要梳理一下健康和长寿的观念,生命的本身在于运动,如果一个人一生都不生病,而且他不需要工作,他所有的愿望都可以获得满足,而且他想活多长时间都可以,这个人会很幸福吗?它最终的结局会是无限的活下去,还是会自杀呢?
现在的工作和生活压力都很大,很多人都希望能够有一个宽松自如的生活,让自己放松下来,可真到了闲着没事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所事事心烦意燥,待久了内心会有强烈的孤独感和恐惧感。我们可以从各种能量流动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感受产生的原因,但是我们现在所思考的就是我们生命存在的目的,如果我们的生命存在仅仅是为了健康和长寿,那么我们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结婚,不要生孩子,最大程度的减少自己的行动,节省能量,过一种安静祥和的生活,这种状态似乎就是很多养生专家指引的方向,这是我们人生的目标吗?
似乎我们每个人对生活都有绝对的选择权和决定权,我们可以通过自我的思考或者某种感知直接进行判断和决定可以随时为此展开行动,只要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结果。可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所有的思考都跟情绪有关?我们所有想要改变的愿望都跟性格有关?我们所有达成的行动,是否都跟一定的年龄和环境有关?
很多时候,我们的愿望仅仅是为了逃避现实,可我们并不知道当我们达成愿望的时候,我们到底得到了什么。安静的生活仅仅是对生活压力的一种逃避,我们以为安静的生活会非常祥和,可真正安静的时候,我们的能量无处释放,内心的孤独、恐惧和焦虑会非常强烈,远比我们忙碌的时候还要痛苦。我们忙碌的时候,可能因为能量流动过多造成生理上的不健康,可当我们闲着的时候,会因为能量无处流动,造成心理上的不健康,问题是,我们并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我们在衰老的时候彻底摆脱疾病,也没有办法可以让我们一生摆脱内心的孤独和恐惧。这就是人生的现状,每一个人生下来就如此,喜欢长寿和养生的人那是由于他们的性格内向,喜欢运动和忙碌的人那是因为他们的性格外向,所有的喜欢都不是由于个人的努力和改变所导致的,就是性格本身自然形成的。
女人喜欢吃素,男人喜欢吃肉,那是因为身体的需要,但绝不是说吃素就是养生,吃肉就会毁坏身体。喜欢吃素的人是因为她们应该吃素,喜欢吃肉的人是她们应该吃肉。因为吃素造成营养不足的时候,她们就会想起吃肉。因为吃肉造成能量过剩的时候,他们就会喜欢吃素,可如果我们非要把我们的某种状态确定为一种自我的生活习性以及自我的改变,甚至把自己的这种状态,标榜为更加健康的生活状态,就会强迫自己违背身体的需求,就会出现当身体缺少能量的时候,当内心已经产生了对肉需求的时候,依然坚守原有的习惯,反而造成了身体能量的缺失。同样,当身体的能量过度饱和,积累了很多脂肪,造成肥胖的时候,依然坚持吃肉,必然会引发更多的疾病产生。
这自然界洞中,素食动物都属于防御型动物,而肉食动物都属于攻击型动物,这种饮食习惯跟动物的生活习惯以及性情是有关系的,这不等于说,如果我们逼着素食动物是去食肉,它们就会成为攻击型的动物,也不等于说我们逼着肉食动物去吃素,它们就会成为防御型动物,对食物的选择与它们与生俱来的性格本性是有关系的,它们自身无法改变对食物的喜好,而对于人这种杂食动物来说,多吃肉会带来更强大的行动力,多吃素会提升人的敏感度和防御性,食物的选择不是我们决定的,而是有我们生活中的行为决定的,对于整天忙碌辛勤工作的人来说,选择喜欢的食物是最好的能量补充。
我们需要调整对生活的态度,首先疾病是无法预防的,因为我们虽然看到周围的人产生了一些疾病,但即使是现代医学,也没有办法完全确定那些疾病的产生与生活习惯之间的关系,另外即使有相关的关系,不同的人不同的性格身体的需求是不同的。因此别人出现的问题未必会在自己身上发生,可如果我们开始进行提早的预防,似乎表面上可以通过我们自身的某些健康的行为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但同时我们就会忽略身体提供的一些信息,同时,这种预防的本身就是一种怀疑,就会造成心理上的焦虑和恐惧,就会阻挡身体能量的流动状态,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处处预防处处小心,就会出现严重的能量堵塞,即使我们通过各种预防减少了生理疾病的得病几率,但是心理疾病一定会更加严重。
另外,从性格的角度上,喜欢预防的人本身就是性格内向,他们进行的任何预防行为都是由于性格所致,因为预防而产生的心理疾病也是必然的。也就是说,无论是饮食还是思维习惯都跟性格有关系,我们所有的个人喜欢都是由于性格所致,不是由于我们个人的努力和改变所形成的。同时,两种不同的性格都会产生相应的疾病,没有办法区分哪一种性格的行为会更好。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以自己的生活状态为标准,去试图改变周围人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在改变相反性格的,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他们的很多生活习惯是根本无法改变的,因为那些生活习惯原本都是性格所致。因此,无论两种性格之间如何努力的相互的改变,都很难发生稳定的、彻底的改变。但是如果我们在改变的过程中劳心劳力,甚至会产生各种压抑、忧郁、愤怒的情绪,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这才是我们真正要注意的,也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做得到的。
该发生的病总会发生,发生了,身体就开始不断努力的平衡,这时也会必然产生内在的动力,影响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这种影响才是彻底的,这个阶段在进行的努力调整才会产生真正的改变。
现代生活充满压力,生活的节奏很快,就会造成人们的生活很有规律,很有节奏,这种生活状态就会形成强烈的思维惯性和生活习惯,在这种思维惯性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下,每一个人对于现实生活的适应能力都会很差,因此,这种状态往往就会造成更早、更严重的疾病产生,可由于所有的人都生活在社会当中,都承受着非常巨大的生活压力,尤其是已经完全受到了现代生活的影响,不断的努力让自己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的时候,依然就会减少自我的适应能力,因此我们即使明白其中的道理,我们也无力阻止这种行为会造成的疾病后果,我们唯一能够做到的只是在疾病发生的时候,能够主动的配合治疗,同时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疾病和生活。
任何疾病都可以通过自我的修复而自愈,当我们恐惧疾病的时候,就会相信疾病过程中形成的感觉错觉,而当我们相信自己真的有病的时候,就等于我们的身体允许了疾病的存在,因此这些疾病都会从急性转成慢性长期的存留下来。
癌症的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但是也有一些通过自我调节,让癌症自我消除重获健康的事例。病都是想出来的,我们要非常重视思想的力量,我们的思想会时时影响身体的平衡状态,甚至说我们的思想会时时打扰身体的平衡状态,思想的纠结会形成能量的聚集,造成身体的不平衡,从而产生一些疾病的症状。而在身体恢复平衡的过程中,思想的关注会造成恐惧和紧张,当我们不断的顾虑某一种疾病产生的时候,我们紧张的情绪状态不仅会造成身体的不平衡,造成身体免疫力的下降,同时就等于我们在通过思想让身体停滞在不平衡的疾病状态中。
心理学上有很多案例,这是通过思想的爱造成身体的某一部分产生一些疾病症状,比如将注意力集中到身体某一部位,认为这个部位会发痒或者红肿,而大多数情况都证明人的注意力是可以造成一些疾病产生的。因此我们有必要重视一点,我们越恐惧什么,就会越发生什么,因为忧虑的本身就会激起身体的不平衡。
我们的身体能量聚合在一起,但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细胞死亡,也有无数的细胞诞生,因此我们的身体是不断处在进行重塑和更新的过程,在更新的过程中,很多情绪和思想的状态,就会通过重塑和更新遗留出痕迹来。身体就是能量组合在一起,我们的任何思想纠结也会形成能量的聚合,思想越是专注,越是纠结,形成的能量聚合就会越严重,而当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身体某一点的时候,这个点上的能量聚集就会比其他部位的能量聚集要更多,因为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哪个部位,那个部位的神经反应和能量变化就会更加活跃。而在身体不断的重塑更新过程中,这些形成的能量聚集就会被存留下来,但这些点的能量距离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影响身体的平衡状态,这是我们就感受到了一些病症的出现。
癌症造成人死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癌细胞跟病毒细胞一样具有破坏性,癌细胞本身就是身体最活跃的细胞组织,可由于这些细胞过度活跃,复制和生产的速度就会更快,就会消耗身体更多的能量,当他们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造成其他器官能量的不足,最终那些器官因为能量不足而崩溃。
在生活中出现一些癌症患者不治而愈的案例,三个美国人同时检查出癌症,一个人决定按照医生的要求养病治病,另外两个人则决定放弃治疗,把治疗用的钱都用在旅游上,用有限的时间饱览世界风光。他们与保险公司签订了协议,因为保险公司看到了病例报告中他们的存活时间最多不超过一年,就根据他们所有剩余的财产与他们签订了一个在他们有生之年任意去世界各地旅行的协议。这两个人非常快乐的,在世界各地旅游,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两年过去了,保险公司很着急,因为他们的旅游支出已经远远高于他们的财产的,当给他们再次检查身体的时候,就发现癌细胞已经消失不见了。到现在为止,虽然有很多这样的案例,从医疗的角度并没有给出一个很科学的解释,经过分析总结,觉得造成癌细胞消失的原因是跟快乐的情绪状态有关。
的确,恐惧会造成疾病更严重的状态,医生在面对很多得重病的患者的时候,往往都不太愿意告诉他们实际的病情。因为,如果他们得知病情很严重,他们会产生强烈的恐惧,这种恐惧往往会快速加重病情,结果他们并不是被病折磨死的,而是被吓死的。
快乐的情绪状态会激发身体能量的流动,能量流动的状态越好,与外界能量的交融就越快,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个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处在运动当中的,能量流动越快,身体的平衡越好,疾病的状态也就越少。情绪就是能量的流动,能量的流动会提升情绪的状态,同时也会减少思想的阻碍。情绪越是快乐,身体得病的几率就会越少,而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身体快乐的原因是由于身体分泌了多巴胺激素,而能量的流动会促使身体分泌更多的荷尔蒙以提升身体的消化和分泌系统的运行,而据科学的分析,荷尔蒙可以杀死95%的癌症细胞,这也许就是快乐可以减少疾病的科学依据吧。
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用去了解身体的内部运作规律,更不用了解疾病对身体的破坏性,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我们人生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生而为人经历整个人生,是为了长寿健康,还是为了更精彩的活着?
如果人生是一场戏,剧情越跌宕起伏就越精彩,如果人生是一场梦,无论是美梦还是噩梦,醒来后一切都会成为过去。如果人生是一场经历,经历的越多,感受的越丰富,才不枉费一生。如果人生是一次旅程,不仅要看到许多美好的风景,更需要在旅程终点的时候看穿人生。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都有不同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也都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结局,有的人一生精彩绽放,有的人一生安静祥和,无论我们在一生中经历了什么,也许这所有的经历都是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我们自己的选择。
我们的一生中可以拥有无数的财富,最终会发现所有的财富都没有生命更有价值,财富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取,可我们对生命却无法左右。年轻的时候,我们拥有的金钱和物质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年老的时候,我们拥有的家庭和健康就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其实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追求,不同的价值观就会看到不同的财富,这些财富并不是物质和金钱也不是家庭和健康,那只是我们的追求和梦想。如果以生的角度来看,我们追逐什么什么就拥有价值,我们得到什么,什么就是我们的财富。如果以死的角度看,我们一生追逐的所有财富都将失去,唯一能留下的财富,只有我们的经历。
无论多少人选择健康和长寿,对于我来说,不在燃烧中爆发,就在燃烧中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