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需要独立思考
“你说的我都懂啊,可是总感觉你说的是‘正确的废话’,没有什么说服力”
“这些事情你不能老问别人呐,你得自己想啊!”
这些话你是否感到似曾相识呢?
习惯了应试教育和“标准答案”的我们,或许总是会有这样的苦恼: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见时,好像总是很难说服别人,甚至有时候会被误解;
应对紧急情况时,除了点头称是之外,无法提出任何崭新的方案......
思考力的欠缺是发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思考力的欠缺一方面使得我们无法系统地建立和表达自己的意见;另一方面,也使我们对于一些意见的思考不够深入。
我们提出的很多意见都难以让人信服,长此以往,我们的自信心就会大受打击,从而变得更加难以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第一课:建立“自我意见”
应对突发状况的重点就在于 “先思考再行动” 。
那么我们要怎样才能做到 “自己思考、自己行动” 呢?
这里我们就可以运用“自我意见建立三步走”: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在没有深入理解“一件事”(没有做到步骤一和二)的情况下,就直接跳到“持有意见”的阶段。
“自我意见建立”的这三个步骤不论在哪个领域都是适用的,尤其是在应对突发状况的时候,我们更是要先理解“现在面对的情况”,然后再思考对策。
但是,这三个步骤看起来很轻松,做起来却并不简单,因为“明确理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一次作者在日本出席某场讨论时。主持人让参与者分组,就将来的学校教育展开讨论。当时作者所看到的“讨论”是这样的:
A:“我认为现在的教育是......的。”
(众人聆听之后并点头,出现“有道理”的声音)
B:“我是这么想的......”
(众人聆听之后纷纷点头。)
这种情形出现很多次。没有人对其他人的发言提出问题或质疑,更别说是反驳了。出席者之间完全没有交流和互动。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作者认为,最重要的还是源自于“很想认真了解对方的意见,但不太容易做到”的日本文化。
批判性思考
那么,怎么做才能理解地更清楚呢?周全、彻底的思考的基础是——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
听到“批判性”三个字,可能很多人都会对此产生误解,认为批判性思考是批评对方、贯彻自己意见的技巧。
但其实批判性思考中的“批判”,并不是“批评”,而是“谨慎判断事物是非”(即思辨)的意思。作者在书中是这样界定的:
思考信息、意见和想法的对错,从中摸索出更好“答案”,即是批判性思考。换句话说,就是:不流于他人的想法,自己认真思索意见的思考方法。
同时,我们还需要明白的是:不只是信息本身和他人的意见是我们“谨慎评判”的对象,连对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也要“慎重思考”。
那么,在进行批判性思考的过程中,有哪些要点需要我们注意呢?
>> 重点一:根据
任何想法和意见都需要有足够的根据来支撑。意见或想法若没有“好的”根据支撑,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
让我们通过一个例子来感受一下“根据”在思考过程中的重要性。假设你正在考虑“去国外留学”这件事情。一个部门中,铃木去年已经在美国大学取得了MBA学位。因此,你去找铃木小姐询问这件事,她说:“A大学是很好的大学,MBA的课程也很充实。”于是你下定决心“自己也去A大学留学吧”,并开始着手准备。
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这个例子中,最终的“意见”或者说“想法”是什么?
从批判性思考的方式来看,“自己也去A大学留学吧”,是相当于“意见”的部分。那么这个“意见”有根据吗?
你可能会说当然有,而且还有两个:第一,铃木小姐说A大学非常好;第二,在A大学学习后,铃木小姐升职了。
但是,我们在这里必须思考两个问题:
在大多数情况下,一个经历过此事的人说的话,并不能成为别人的想法的“根据”。
因为,铃木小姐和“你”的能力、性格、经历都全然不同。
而且,铃木小姐留学后升职,到底是不是“因为留学”,还有再研究的必要。
>> 重点二:观点的多少
在批判性思考中,“观点的多少”也是重点之一。观点越多,越能清楚地了解事物的全貌。
那么,如何才能增加观点呢?最便捷的方法是:提出完全相反的意见。
以我们前面提到的留学为例,“我”原本的意见是“去A大学留学”,所以在这里可以提出相反的观点:不去A大学留学。
意见需要根据,相反的意见同样也需要根据。
像这样将原本的意见与相反的意见加入各自的根据后加以评估,进而再谨慎地考虑有没有偏见(如“留学后一定可以升职”),或是其他应考虑的要点(如“若想增进职场技能,除留学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在全面考虑之后,就能明白“自己也去A大学留学”是不是个好意见了。
练习“思考根据”
我们在了解到根据的重要性之后,就要去思考如何才能切实提高思考根据的能力。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大家都没有注意到,但确实能提高思考根据能力的练习。请在职场或个人生活中的各种场合试着练习。它非常简单,甚至不需要笔记用具。你可能会想:“怎么可能这么简单!”但只要持之以恒,一定能展现效果。
>> Exercise 1 初级篇:向自己提问,思考根据
在这一阶段,你需要做的是在每天日常中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先问自己“为什么要选它”。
你不必过分纠结于答案是否正确,只要不是“无意识地选它”,至于具体是什么理由都不重要。
>> Exercise 2 中级篇:一边作比较,一边自问为什么选它
在这一阶段,我们需要注意在做选择的时候,要一边做比较一边问自己 “为什么选A而不是B”,然后思考根据。
>> Exercise 3 高级篇:在商务场合思考根据
在这一阶段,你需要尝试将这种方法带入工作之中,在工作上做出选择的时候,你需要问自己“为什么选A”,并且思考根据,当你渐渐习惯之后,接着再去思考“为什么选A而不选B”。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和初级、中级篇不同,要尽可能地思考具有说服力的根据。可以假设要说服上司来思考根据。不过,工作上若是所有状况都要实行高级篇的练习,会十分劳累,所以用一天一次的频率练习就行了。
【福利】公众号内回复 “哈佛” 领取本书高清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