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亲节那天一样,我还是一如既往的在父亲节那天给父亲打了个电话。
在外这么多年,很少给父亲打电话,一年打过的电话也只能以个位数计算。
我一直以为我的性格受到母亲的影响会多一些,但不论是谁,从男孩成长为男人,都是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
父亲节那天,当我祝福他时,他说他听不见我说什么,但平时给母亲打电话都是这个声调。我不知道是因为他工作的地方太吵,还是他已经老了,耳朵的灵敏性下降了。
他还是和往常一样问我,身体怎么样,缺不缺钱,只是最后一句将学习变成了工作。
父爱都是深沉的,它不会像母爱那样浓烈。在我面前,父亲大多是沉默的,他都是通过行动表达父爱。母亲有过几次跟我提过,父亲很想我,有时想的哭过很多次。但他很清楚,如果让我知道这些,我很可能在做某个决定时受到影响。
有时候我在想,父母从以我为荣的那一刻起,就是他们变老的证据吧。作为家里的独子,小时候虽被溺爱,但我并没有沉溺其中,反而比同龄人更加成熟,更加懂事。
或许父母后来被我说服,我们之间不再有那种权威式的上下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朋友关系。他们的很多困惑都会征求我的想法,我的很多事情也愿意向他们倾诉。
父母的老去是你我无法掌控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更加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从大学到读研,这六七年里,跟父母总是聚少离多,一年有时只能在春节才能回家。在跟父母相聚的十几天里,他们最需要的往往就是那种“被需要”的感觉。虽然我早已学会了做很多种菜品和面食,但一到家,我总会装作很懒的样子,张口对父母说我爱吃这个喜欢吃那个。当我看到他们为我辛劳却满脸笑容的样子,我心里也美滋滋的。
以前的我喜欢独立自由,总想摆脱父母的束缚,然后不顾一切地向他们证明我已经长大了,我自己一个人可以过得很好。我以为这样做会让他们很开心,放宽心。但事实证明不是这样。我每一次在与父母顶撞之后,他们并没有很开心,反而有些失落。
我知道在他们眼里,我一直是最好的那个人。可是,在他们面前,我现在却不想做得那么好,因为我害怕他们在年过半百的年纪里突然失去那种“被需要”的感觉。
执拗的我在这个世界里晃荡了二十几年,渐渐地从非黑即白的逻辑里走了出来,毕竟这个世界还有那么多的灰色地带。虽然有时我也在扪心自问,这样做是否符合人性的善良本质,是否做的有些刻意,但后来我释然了,因为我是带着一颗真心和善心待人,目的是让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过得更好。
脑海中突然浮现出那句曾经写过的话:我怕我不在的时候,你们过得不好;可是我更害怕我不在的时候,你们也能过得很好。这句话之于亲情,友情,爱情,都适用。
Ћ���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