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丁地脑子里冒出一个成语——鳏寡孤独。
鳏寡孤独:guān guǎ gū dú,意思是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出自西汉·戴圣《礼记·礼运》
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
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
故事:
战国时期,有人劝齐宣王毁掉周天子巡狩朝见诸侯的明堂,他征询孟子的意见,孟子认为如果要实行王政就不能毁,因为周文王当年靠施行王政才统一天下,他除给予当官的优惠外,也对鳏夫、寡妇、独夫、孤儿这种无助的人特殊照顾,齐宣王认为言之有理。
《礼记·礼运》的《大同篇》《大道之行也》中,有这样的几句:“……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同“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意思是说:让年老的各有适当的归宿,年轻的各有一定的用处,年幼的各有应得的成长条件,鳏寡孤独和废疾人,都有受到赡养的权利。这是儒家设想的所谓“大同世界”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