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年3月20日
早上读原文,与圣贤同频共振!
《大学古本序》中阳明先生讲:致知,是诚意的根本。今天才去好好的了解,致知是什么意思?
致知,是想要恢复良知本体。而要恢复良知本体,回到本自具足的自己,那就要有完全真诚、真实的意识,诚于己是根本!
阳明先生说:“动而后有不善,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意思是,心之所发会有不善,而本体之智,对此未尝不知?
所以,我们是否在每个情绪,欲望,每个起心动念,对自己保持真诚且真实的觉知,我们的心怎么会不晓得呢?
格物,就是在每个起心动念,念念保持觉知,格掉私欲,念念无我利他,以此恢复心❤️的本体,最终达到至善。
阳明先生继续讲:不是为了诚意而徒然去格物,这叫做“支”。
当我们在念头里能觉察到自己的私欲,但却不进行格物,去掉私欲,这就谓之“虚”。
不是本着想要恢复良知本体的目的,而去格物、诚意,这就谓之“妄”。
支与虚与妄,都不是本着真正想要恢复良知本体的目的下功夫,那离至善就太远了。
认真读此篇,方觉阳明先生讲的致知,其真实的意思。之前都没有认真学习与探究,惭愧!
感叹阳明先生对大道觉悟之深,学问的细致与精湛。
感恩圣贤!感恩您!感恩一切![爱心]
理上明、事上磨、境上炼
去私欲、存天理、致良知
明理、立志、践行、印证
为社会 做出 实质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