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特别喜欢听故事的人,创业四年,看过很多奇葩有趣的人,听过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也见识过一些少为人知的职业,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试药人。
去年12月份的时候,合作伙伴介绍一位朋友给我认识,这位朋友名叫“大肖”,是一名基层医疗的市场人员,负责药物销售以及仪器推广;同时,还是一名试药中介。
晚上约在我们常去的那家小酒馆,酒饱饭足后,打开了话匣子,大肖给我讲起了他的职业。
这个世界有那么一群人,总是做着一夜暴富美梦,他们希望钱能来得更快些,甚至不惜以自己的身体健康为代价去做“试药人”。
而我,是为他们对接医院的中介。
每一种新药上市,都会先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试验总共分为三期,一期试验对象是体检符合标准的健康人,为了观察服药后的安全性和代谢过程,这个周期短则三天,长则数月,测试完后,等代谢周期一过,再来医院复查各项指标;二期、三期基本是在病者身上实验,观察药物的有效性。
每盒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这一项,相当部分就来自于这些试药人的数据。
医院出于对试药者的保护,有规定试药3个月之后,才能进行第二次试药。毕竟“是药三分毒”,医院希望降低风险。
看到这里也许大家想问,试药到底多赚钱?为什么他们愿意这么做?
试药者一天工资少则600,多则上万。这个数字对于一些贫困大学生和无业者来说,诱惑力已经足够大了。
大肖说在试药圈,报酬和试药天数与危险程度成正比是公开的秘密,所以当项目价格很高时,很难招募到“试药人”。
有些中介,为了能招揽到人,赚到更多的钱,甚至会隐瞒一些危险性比较高的项目实情,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压低价格的方式来招募试药者。
随手上网搜了一下关于试药人的新闻:
两年前,乌鲁木齐的“大雷”参与某公司研发的新药,服用后精神失常,生活无法自理,最后向研发新药的公司索赔40万。
《新京报》曾报道,一个年轻女孩,因为换了别人的尿通过体检,试药结束后,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
最后,因为“药物会对胎儿有影响”,打掉胎儿。
医院补偿的几万块钱,也很快被她和男朋友花的一干二净。
还有媒体报道过一个小C的例子。当初,他参加了一个周期三个月、补助一万三的项目。
这个项目需要肚皮注射。当时一阵扎下去,他就感到仿佛有万千根钢针一齐戳向自己,巨大额疼痛和眩晕感,让脉搏降到了30多。
医院迅速开展抢救,才终于把小C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后来,医院赔了6000块钱,但这些钱换不回原来健康的身体。
小C现在还经常感觉乏力、胸闷,心脏莫名就会跳得很快,必须要躺着缓一缓。他说,如果给他一个选择,他绝对不会去试药。
这些新闻,只是冰山一角。
其实这本是个人能为更多人带来健康的职业。
但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把这份职业当做赚钱的捷径,不顾危险,以身试险。
他们不是不知道后果,只是在面对欲望与代价时,他们选择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