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话叫“不忘初心”,当我渐渐走在心理咨询道路上,再回首,看一看我的初心,萌生了一个念头——和大家唠嗑下我现在对于心理学的一些看法。
从过去的十多年学生生涯,十多年工作经历,我切身体会到母亲一直念叨的“做人难”。
何谓做人难?
作为一个员工,怎样做好自己的本分?既主动为领导分忧,又不至于越权让领导不满。
作为一个儿女,怎样既孝顺父母,又不至于迷失自己?
作为一个父母,怎样既爱着又规矩着自己的孩子。
作为一个妻子/丈夫,怎样与伴侣和谐共处又不觉得委曲求全。
作为一个人,怎样既让身边人认可,又让自己活的自在?
每个问题都透着人生的艰难,做人就是一门艺术,我们几乎无法生来就会。
但内心深处却总有一股力量,推动着去寻找这些问题背后的真相。
如何变得更好更优秀更游刃有余,如何锻炼磨练自己?
|情商、成熟|
当时的我,锁定了2个关键词:情商,成熟。
我对情商和成熟的理解来源于一个故事:
早年工作中,同事接待一位客户,之后感慨的说道:这个客户真是太成熟了,情商超好,语言得体,风格温暖,他做事给人感觉特别舒服,我们接待他的几个人都很喜欢和他说话,他在公司也做的很好……
我听到这样的称赞,顿时觉得,这不就是我希望成为的样子吗?让周围的人都感觉如沐春风!
我选择心理学作为切入口。
| 向外界索取认同 |
我企图通过学习心理学参透生而为人的本质,却发现,真相从来不是我所以为的那样……
在心理学看来,让他人感觉好,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的感觉。
而我之所以如此在意他人对我的感觉,是因为我把自己感觉好,建立在让他人感觉好的基础上。
简而言之就是,我取悦了别人,我才认为自己是好的。
而这恰恰是在心理学看来使得一个人成为生命傀儡的核心原因。
√ 我努力成为学霸,是为了让父母长辈称赞我,老师喜欢我,同学崇拜我。
√ 我努力成为精英,是为了亲友羡慕我,家人同事认可我。
√ 我努力成为好妻子/女儿,是为了父母认可我,丈夫满意我。
我所有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活出他人眼中的“好”,这让我活的很累,很痛苦。
因为我做不到百分百的让人满意,而哪怕1/100的不好,都会让我否定自我。
在心理学看来,问题本身不是问题,你怎样看待问题才是问题。
我哪怕只有50分,但我很满意,那就没啥问题。
我哪怕99分,但我不满意,那就有了内心的冲突。
还是回到那句话,更重要的是“我”的感觉。
学心理学的初心本是为了更好的取悦他人,结果这个意图直接被质疑了。
然后我开始迷茫,我为什么会那么在意他人的看法,不断的向外界索取认同,我该如何放下索取,如果我不再继续索取,我又该何去何从呢?
经典的三个哲学思考: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去哪儿。
| 我从哪儿来 |
向外界索取认同的价值观主要来自父母(或是主要抚养人),我们的原生家庭。
一方面,我们的父母也因为继承他们原生家庭的价值观而习得了这样的价值观,追根溯源的话,恐怕还与地域、文化、历史有关。
另一方面,父母出于他们自身的期望和焦虑,比如想要成为社会精英,出人头地的愿望无法实现,或者担心不好好学习无法拥有好的生活等,为了满足他们自身的需要,把愿望、焦虑加诸于儿女。
而作为还是孩子的子女,为了生存的需要,会天生的认同自己的父母,认同父母的价值观。久而久之,我们也会认同,必须成功,必须出人头地,否则就不被父母认可,进而泛化到不被社会认可。
第三,父母由于自身的原因,无法给与无条件的认可,他们觉得如果轻易表扬和认可了孩子,孩子就会骄傲,就会退步,难成大器。于是,总是出于为子女好的初衷,贬低子女,否定子女。
但对关系的需求是天生的,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无条件的爱。
然后就出现了2种发展:
1.通过满足父母的要求,索取有条件的爱。
2.通过不满足父母的要求,索取无条件的爱。
两者看似矛盾,却往往同时出现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一边努力的想要变得更好,一边又难以控制地扯自己后腿,——拖延症,懒惰患者的典型心理冲突。
探问自己的过去,是为了理解自己的现在,我成为现在的自己,并不是我的错,也不是任何人的错,那只是一场因果的必然。从而放下许多悔疚和抱怨。
因果暂且放下不论,假如不去索取,做得到吗?
没有人认可的我,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我了解自己吗?我爱自己吗?
不如先问一句——
| 我是谁 |
这不是一个一想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但这是一个好问题,适合时时贴身带着问问自己。
就好像现在我提问自己我是谁:
我此刻在这里写作,写一篇关于心理学,关于成长,关于哲学思考的文字,这就是我。我的写作动机,我写作时的感受,联想构成了更丰富的我。
又或者彼时,我面对身体健康问题,心情郁郁,难以前行,这也是我。
再或者在心理咨询时面对来访者,我温暖包容,全心投入,带着一颗不评判的心陪伴对方,这同样是我。
当我探问自己这个问题时,我能感受到自己真实的存在,不是任何人眼中的自己,不是任何一个标签所指,而是此时此刻,全然安驻当下的自己。
爱自己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放下评判,放下对错,放下好坏,全然的看见自己,并允许自己以本来的样子呈现,就是最大的爱。
有人或许会觉得太鸡汤,我只能很无奈的说,佛渡有缘人,对于你来说的鸡汤,却是对他有缘人来说的醍醐灌顶。
道可道,非常道。故而当我把我对心理学的理解用文字表达出来时,它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以我的视角去指向它本身。
| 我要去哪儿 |
有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原生家庭让我走这样一条路,那我不走这条路,我是不是就摆脱了自己固有的模式,走出自己的路了?
就好像孩子为了忤逆父母的安排,反向行事,反而被父母利用,反向下命令。
我们要做出的选择,如果是为了反抗另一个选择,那我们其实依然因为那个选择而失去了自我。
反过来说,比如你按照父母的期望做了医生,然后发现你确实也很喜欢医生这个行业,而这个喜欢和父母恰好一致,这何尝不是走出了自己的路?
去哪儿这个问题经常困扰许多人,包括曾经以及现在的我,因为我们太多的按照别人的期望去活,而忽略了自己。
当有一天,你可以停下来,静静的感受一下,此时此刻的你,是否喜欢现在的状态,以及希望活出怎样的状态时,你才会让曙光照进自己的内心,看到自己向往的那个所在。
当然,向往所在往往不是一件想想就能做到的事,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是我们生命意义所在,也是让我们痛苦的根源所在,当你明白这一点,你至少将不再为自己的痛苦而痛苦。
遥望彼岸的感受会带来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
1. 觉得自己可以实现,并且为此奋斗,努力,拼搏,却忘了看看一路的风景,照顾自己的身体。
2. 觉得难以实现,陷入悲伤,失望,绝望无力自拔。
前者可能在一定时期内获得巨大的成功,但对成功的喜悦很短暂,喜悦之后又是继续攀登,直到有一天突然发现人生已过大半,自己却不知所在。
后者不得不放弃理想,往往选择一条平凡的道路却压抑着深深的不甘,或者将期望寄予后辈,或者逃离现实,得过且过。恰有当下时兴的一种状态——“佛系”,放下执念,无欲无求。
想要改变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想法,常常让我们感受到压力和烦恼。
当你发现自己陷入求而不得的痛苦中时,不妨停下来,休息一下,放下脚步,看看一路的风景,闲庭信步之间,或许你已经改变。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当你想要离开一个地方,你先要到达那里。
当我们想要去往理想,我们先要接纳现在的自己,接纳自己的做不到和不够好。
过去的永远不会再回来 ,未来与我们的接触只存在与当下,时光荏苒,一晃百年,谁不会化作一具枯骨?你能带走什么,又想留下什么呢?
所以,尽一切可能去体验现在当下,就已经是生命最好的礼物。
难怪佛说:此岸即彼岸。
初心
如果说,学心理学的初心,是取悦他人,学了心理学后,我开始取悦自己。
曾经我通过各种行为突破父母的控制(沉迷网游),被动反抗(生病),结果两败俱伤,父母心力憔悴,而我却走上了心理学的自我救赎之路。
如今再看那些“控制”,蓦然觉得如烟散去,而我内心的执念也渐渐消弭。
学心理学不见得能让我更优秀,更完美,却让我更喜欢当下的自己,更享受每一刻当下的生活。
那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