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200页
该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影响消弱作用效率的因素和对消弱原理的误用。
一影响消弱作用效率的因素
1.必须与正增强作用配合使用
2.必须应用于不良行为
3.能够客观保持一致
4.不可采用间歇消弱
5.考虑行为之形成,牢固及对增强物渴求程度
二误用
如正增强一样,应用消弱原理必须对消弱内涵有深切认识,进而掌握其精神,正确应用,才能发挥功效。否则,不但得不到效果,反而带来弊端。
1.家庭方面
应用在睡觉方面
儿童良好行为重复多次皆未获所欲增强物时,则此行为必然消弱。
应用在帮忙家事
或因孩子年纪小,或因功课要紧,使孩子丧失成长的机会。
应用在生活习惯
不能抓住机会给予增强,失去改善的机会。
应用在礼貌方面
万事开头难,若忽略了开头,良好行为只有再等待。
应用在功课方面
管教子女,必须控制情绪,始能掌握消弱精神。
2.学校方面
应用在人际关系
专心事事务,忽略学生反应,往往失去改善的先机。
应用在休闲游戏
学生动手冲突,还让其自行解决,只有等待问题出现。
应用在生活习惯
提供表现机会,加重孩子责任,是改善不良行为的极佳策略。
应用在上课方面
善用机会给予事实肯定,否则失掉改善的契机。对于自卑害羞儿童,不敢大方地参与社交,也不喜欢表现于团体活动上,影响人际关系,假若老师在适当机会,给予肯定,必能增进其信心,改善内向的不良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