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一直在看的晓松奇谈停播了,感觉有些告别的伤感。
上周听完“罗辑思维”最后一期周播:“我们这一代人的学习”。从此罗胖也告别了四年的周播,转为一到五的日播。
一直在看的两个节目,一个停播、一个改版。写写这几年看节目的日子,也算是对这一段岁月的一个记录吧。
13年开始看“罗辑思维”
早在“中国经营者”的时候就知道罗振宇。那时候觉得这个胖胖的主持人看问题有特别的视角。向嘉宾提问的角度很特别、每次的总结也很有深度和洞见。非常喜欢他。后来他不做这档节目,我也就不看了。当时还特别到网上去搜索他去了别的什么节目,没有搜到,还觉得很遗憾,看不到他了。
大概在2013年初,有一次在IT经理人杂志上面看到一篇关于自媒体的文章。里面提到媒体人罗振宇办了一个叫“罗辑思维”的节目。当时一下子就捕捉到了“罗振宇”三个字,马上去网上找到这个节目来看。当时是在“优酷”找到的。那时节目已经播出有一阵子了。我先把之前的节目都看了一遍。然后就开始一周一次追着看。
后来还关注了他的六十秒微信语音。
14年,从“晓说”开始追“晓松奇谈 ”
刚开始接触“晓松奇谈”的时候,这档节目还叫“晓说”,在优酷上面发布。后来改成“晓松奇谈”,转去爱奇艺了。
大概在14年,有一次和同事S一起吃午饭时,聊到一个关于GPS的话题,正是当天罗胖六十秒语音的问容。然后,我们瞬间互相了解到,原来对方也是“罗友”,哈哈。感觉又亲近了一步。这就是所谓志同道合的感觉吧。
既然都是“读书人”,S就向我推荐“晓说”。不过他补充说我未必会感兴趣,因为讲的大多是军事和政治方面的话题。
当时我对高晓松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位音乐人,作品有“同桌的你”、一些音乐选秀节目的评委、酒驾坐牢。
我去网上找了一下,发现“晓说”已经播了好一阵子,有几十个视频。看来短期内是追不上的了。于是根据视频的标题,找了一期感兴趣的节目,说林徽因的。
记得在那一期节目里,晓松介绍了梁、林为了保护中国的古建筑付出的艰苦努力,觉得非常动容。
在看着期节目之前,我对林徽因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一位传奇的美女加才女,曾经和徐志摩谈恋爱,然后被金岳霖深爱,为了她终身不娶。看完这期节目,林徽因的形象在我心中丰满了许多。
后来又去网上找了其他的资料,才了解到那首著名的“人间四月天”,是林写给儿子的。之前一直以为是她和徐志摩之间的情诗呢。
从林徽因这期开始看“晓说”,每周一期。还抽时间,慢慢的把之前的也补上了。我的确不太喜欢军事和政治方面的话题,可是我喜欢听晓说讲这一类的话题。
之后每个星期看“晓说”和“罗辑思维”。后来高晓松从优酷搬到爱奇艺,“晓说”变成了“晓松奇谈”,我就转去爱奇艺继续看(留着优酷看罗胖)。后来晓松去了奇葩说,我就开始看奇葩说。
觉得高晓松真是个才子。一个人怎么可以知道这么多的东西。古今中外的人物、事件,看似信手拈来,有深度、有广度、就观点。
“晓说”的开篇很好地概括了这个节目的特点“奇闻说今古、谈笑有鸿儒“。
看奇葩说的时候,感觉高晓松和蔡康永非常不一样,康永温文儒雅,小松则是放荡不羁的浪子感觉。
我看晓松和罗胖
因为同看晓松和罗胖,我和S吃饭的时候常常会讨论他们的节目、和不同的风格。这两个我都喜欢。S的总结:觉得晓松是有情怀的,而罗振宇就是比较商业化。我挺认同这个观点。
不同的人
晓松是世家子弟,应该是在那种“往来无白丁”的环境里面成长起来的。可不是所有人小时候都可以和梁思成住在同一个大院里面的啊。
晓松的外婆陆士嘉是德国哥廷根大学的博士,中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
晓松的母亲张克群是梁思成的弟子、原清华大学教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晓松自己也是考入清华大学,后辍学。
记得在某一个节目中,主持人调侃:晓松是他们家学历最低的。
S说晓松和另外一个脱口秀艺人的重要区别在于:晓松说“我和某某(名人)吃饭时,他们怎么怎么说。”另外一位艺人说:“我听谁谁谁说的,某位名人怎么怎么样。”
圈子的不同,是最大的分水岭。
当然,在“晓松奇谈”的最后一期,晓松很动容地提到,大家都觉得他是沾了家里的光。事实上,他自己也非常的努力。我相信。
相对来说,罗胖的家世就没有那么显赫了。完全是靠个人奋斗,成功实现“屌丝逆袭”的典范。
不同的节目
从节目本身来看,“晓说”、“晓松奇谈”是晓松的兴趣爱好和业余职业。人家的主业是搞音乐、是阿里音乐的负责人。只当时开始做这个节目只是兴趣使然、娱乐大众。也没指着这个节目发财(我猜的哈),当然后期发现赞助商的特写越来越多了。
“罗辑思维”是罗胖从央视辞职以后的创业项目,是指着这个吃饭的。罗胖自己也说,一开始就是想通过这个节目增加影响力,这样出去讲课可以多收费。
两个节目的发起之时,晓松和罗胖就处于马斯洛需求的不同层次,自然也就决定了节目基因、调性、发展、种种最本质的不同。
罗胖显然是一个“读书人”。但是一旦兴趣爱好变成生存方式和收入来源,心态和方式难免不同。当然,并没有对错之分。
后来我听完罗胖2016年跨年演讲以后,又进一步想,晓松是才子,而罗胖是个创业者。本质就是不同的。
一个小插曲
2016年5月,罗振宇宣布和papi酱合作以后,S就不看他的节目了。他说,一听到这个合作关系,还搞什么拍卖,顿时觉得三观尽毁,觉得罗胖太要“赚钱”了,决定不看他了。
S的女儿喜欢papi酱、也听“罗辑思维”。有一天,S问我,他听女儿说罗振宇现在已经不出来讲了,而是找别人来讲。这是要把罗辑思维当成一个平台的节奏吗?
因为我还一直在听的,就和他解释,没有啦,人家生了双胞胎女儿,休产假去了,请人代班两个月而已。
又过了一阵,S听说罗胖和papi帕皮酱分手了,才又开始继续听“罗辑思维”。
诗和远方
去年年底,罗胖录了一段一段三十分钟的语音。他在节目里面说,他并不是人们认为的那种天资很好、口才很好、一开口就可以脱口成章、涛涛不绝的人。他每次录一期一个小时的节目,其实都是录了十几个小时的。这段话说得很真诚,我很感动。
在那一段语音里面,罗胖又讲到他对于“知识服务商”的理解。他说他要开拓出一个崭新的行业。我觉得他的判断和努力方向是正确的。祝福他。
去年12月,“晓松奇谈”的最后几期,讲了日本的工匠精神。说到信仰、说到专注做好一件事。
一位师傅做料理做了十几年,他觉得他一直在“变”,就是在食物的细节上做改变,虽然看上去是一样的菜单,可是客人每次吃的是不一样的东西,这个就是在细致上面做功夫。
他们没有想着要开连锁店、没有想着要上市,就是认认真真把手上的事情做好。然后,几十年,就这样过去了。
说到欧洲人为什么可以花一两百年、几代人来建一个教堂,因为他们相信永恒,而中国人相信的是无常。
底层价值观和信仰的不同,没有对错。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很怀念听晓松奇谈的日子。喜欢听晓松讲诗和远方,拓宽了我的视野和很多未知领域的了解。
成长就是这么一个过程,总有一些人会离开你的生活,又有一些新的人会走进你的生活。
很久以后,回忆起这一段听晓松奇谈的日子、会记得晓松的大脸、他留着长头发、手持扇子摇头晃脑的样子。
会常常想起的,是这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罗胖在2016年的跨年演讲中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新的“罗辑思维”口号变成了“和你一起终生学习”。我喜欢这个口号和它代表的含义。
感谢过去的陪伴。往前看,继续成长,不忘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