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殿守门人
最近总在上下班路上听一个播客——《心都野了》。主播洛怀,她每天雷打不动11点睡觉,按她搭档的话说:"哪怕正在接吻,到点立刻拔腿去睡觉。"(哈哈哈哈哈) 现在的她皮肤发光、马甲线清晰,活成我想象中自由的模样。(我重新更文也是受她的鼓励)她总让我想起村上春树那句话:"身体是每个人的神殿"——只是多数人把神殿抵押给了抖音快手小红书直播间等等。 🍟 当薯片比马甲线香 而且,你知道嘛?卫健委《成人肥胖预防指南》里还藏着个冷知识:每天多刷1小时手机,BMI指数可能上涨0.2。那些让你哈哈哈的15秒短视频,正在偷偷吃掉你的基础代谢。 回头看看,曾经有段时间,想高效利用时间,我的"下班仪式"变得极具赛博朋克感——先点开BiliBili收藏夹里的冥想视频,再同步播放热播电视剧,最后在ASMR助眠声中昏睡过去。我管这叫"对冲式放松"。 我们总在报复性补偿自己,却忘了真正的休息应该像按下关机键,而不是切换成待机模式。⚠️ 钉钉都比你会疼人
广州某三甲医院的数据有点意思: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平均年龄从45岁降到28岁,而这些人里有73%习惯躺着玩手机。那个总提醒你久坐起身的钉钉机器人,可能比家人更关心你的老腰。 不是说非得练出马甲线,但至少别让体检报告像恐怖片预告——各项指标都飘红,这又不是股票咯! 📚 支棱起来的可能性清单 比起不玩手机,更重要的是怎么使用手机。如果你有余精力,当然可以读书/学习/健身,做难而正确的事,都很不错。 开滴滴的刘师傅让我见识了什么叫"碎片式成长"。他车后座永远放着《国家地理》,等客时就研究摄影构图。上周他拍的珠江新城晚霞在小红书点赞破万,评论区都在问用的什么滤镜。 我的前同事更绝,用通勤时间听完了整套《史记》,现在跳槽去做了历史类up主。他说:"地铁上的45分钟,足够听完一个朝代的兴衰。"😺 猫教我的事
心理学有个"决策疲劳"理论:白天消耗100个决定额度的人,晚上连外卖软件都能选择困难。这时候与其强迫自己"提升",不如学学我家猫——该晒太阳就晒太阳,想伸懒腰就伸懒腰。本文使用 文章同步助手 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