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读书是个很好的提升自己的方式。多读书能够让人掌握知识,明辨是非,对生活和工作都有好处,让人变得有档次。也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走万里路,整天蒙在家里读书,不如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在旅行中可以积累知识,丰富人生,让人变的更有档次。
说这些话的人都忽略了最基本的问题。说读书有用的人,你们只是强调读书,没有强调怎么读和读什么书。读小说等文学类作品和杂文类作品还有学术类作品,他们的读书方式有很大区别。一个整天读武侠小说或者言情小说的人,一年读好几套,每套有四五本,一年下来读书量非常大。这样的读书对提升自我素质和个人的价值观和品味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用。他只是作为一种消遣方式,效果跟打麻将没啥区别。有的人好一点,读一下世界名著,也只是停留在与作品里面的主人公一起爱恨交加的水平。主人倒霉他也跟着悲戚,主人走运,他也跟着开心。这样的读书也是消遣。不是说不好,能够这样打磨时光,也是一种方式。但是,对于提升什么也是然并卵。
说到有些人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观念,想通过出去旅游来提升自己,那就更加滑稽可笑了。其实他们抬出这个理由来,无非是为自己出去玩找个借口。你去看看他们的旅行的心态和沿途的所作所为就知道了。除了拍照和吃美食,然后给美食拍照,基本上就没有别的了。说的最多的无非是一些感叹词:哇!太壮观了,哇!太震撼了。然后加一句,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旅行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鬼知道他学到了什么。
古人有这句话,是因为古代交通既不方便,信息极度闭塞。外面的世界确实需要走出去才能知道。而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你想了解什么了解不到?说什么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简直是胡扯。完全是为自己不善于读书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