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笔者关注老人,关注临终关怀的第十年。在这十年里,见证过不少死亡,也参与过一些老人及儿童的临终关怀,面对老人临终前的无助、恐惧、孤独、迷茫,不舍,笔者曾试图帮助释放他们内心的重负,安祥地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今天,笔者以临床护士的身份,从现代护理与慈济临终照护方面跟大家一起来探讨如何做好临终关怀。
认识死亡
跟医生护士讨论死亡,这对业界同行来说,简直就是班门弄斧,不识抬举。然而,笔者今天所要讨论的死亡,不是医学上的脑死亡。
由于人们大多都恐惧死亡,忌讳谈论死亡, 我们今天的教育更是否定死亡,认为死亡就是毁灭和失掉一切,甚至连提到死亡都是一种忌讳,相信一谈到死亡就会招来不幸。
其实世界上最伟大的精神传统,包括基督教在内,都清楚地告诉我们:死亡并非终点。它们也都留下未来世的憧憬,赋予我们生活神圣的意义。 佛教把生和死看成一体,死亡只是另一期生命的开始。死亡是反映生命整体意义的一面镜子。有时,我们需要清醒一下,真诚地问自己:如果我今晚就去世,该怎么办?我们应该一再冷静的观想,死亡是真实的,而且会毫无预警地降临。
《西藏生死书》中对临终和死亡有详细的描述,人临终在面对死亡时是恐惧、孤独和无助的,然而在这个最脆弱的时刻,却常常遭到亲人朋友的遗弃,几乎得不到丝毫的支持或关怀,这是一种悲剧和可耻的事。能陪在临终老人、临终儿童身边的大多数都是医护人员,而护士在临终关怀上更是起到核心的作用。
现代护理面对临终关怀
病房故事回放
某三级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了一位85岁的阿妈,阿妈自从脑出血半身瘫痪住进病房后,家属探视从原来的一天一次渐渐改为三天一次,最后变成一周一次。护理人员每次给老人做护理时,都可见老人落泪。
瘫痪在床的阿妈,浑身散发着臭味,双眼呆滞地仰望着天花板,一张如树皮般的老脸镌刻着岁月的沧桑。“我没有用了,我没有用了,等死了!”阿妈每见一次医护都说着同样的话,是那么的无奈,孤独和无助。
而忙碌的医护人员,除了日常的就诊和生活基础护理,极少有人愿意或者有那个能力从心理层面帮助老人,引导老人。
洞见
临床工作中,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很常见?身为医护的我们,极可能因为对死亡没有正确的认识或者畏惧死亡,再加上自己缺少社会和心理学、宗教等方面的知识,无法做到温暖地陪伴老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
目前国内护士对晚期癌症患者或临终患者做的最多的大多仍然是基础护理,如排泄、饮食、皮肤、睡眠等方面的护理,由于我国国情与医护素质的制约,人文化的临终关怀在全国各大综合医院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展。
事实上,我们医护人员在人的一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出生到临终,每个人都要经过医护人员的手。我们的工作在老人或儿童的生命里无需刻意就可以帮助、鼓励他们与亲友和解,不在心灵上留下丝毫仇恨或怀恨的痕迹,从而安祥地离去。
台湾佛教慈济医院的“心莲病房”
心莲病房是台湾佛教慈济医院的临终关怀病房,慈济医院作为亚洲最大的骨髓移植中心,这里的心莲病房每天都在演绎着感人的故事。
故事一
绘画疗法帮助临终患者修完人生的学分
有位泰雅族的病人阿妈,她曾在数年前因乳癌住进了心莲病房。住院期间,除了症状控制止痛治疗之外,她也成为在美国进修艺术治疗硕士吕老师发掘的一位「素人画家」。从没画画过的她,在吕老师的引导下画了第一张处女作:给孩子的卡片,从此再也停不下画笔。睡前或醒来都在画,纸不够用时,报纸、日历纸都拿来画,画中色彩缤纷、意像鲜明,阿妈说:「我画画的时候都不痛」。
已晚期肝癌的阿妈渐渐地将画画与祈祷融入了她的日常生活,并在慈济医护的关爱下,持续地接受安宁居家护理和疼痛控制,最后心无挂碍的修完人生的最后学分。
故事二
视病人如亲人,将人文关怀落地于病房
家住南投的81岁许阿妈,因大肠癌复发,解血便,住进大林慈济医院心莲(安宁)病房接受治疗。阿妈早期担心自己的疾病造成亲人负担,情绪忧郁。在心莲病房时,医生负责早期的医疗介入,护理人员则协助引导病人恐惧、不安、焦虑、躁动的情绪,使他们能专注自己的方向,安宁祥和地与自己共处。
经以低剂量缓和放射治疗改善血便状况,加上医师及心理志工的引导开解,许阿妈入院时沮丧、忧郁的心情,变得笑容满面,阿妈笑着说,没遇过这么好的医师和护理人员。
在阿妈住院期间,几位年轻的医师还来到病房演唱江蕙的歌曲“甲你揽牢牢”,逗阿妈开心,使阿妈忘记即将死亡的忧愁,孤独。更让人感动的是,厨房里则有另一群医护同仁和志工,忙着将家属送来的一箱苹果,制成冰沙和苹果派,分享给各个病房的病人及家属。
渐渐地,阿妈的恐惧、忧郁不安的心情,在医疗团队的陪伴下一点一点地得到释放。
洞见
从慈济心莲病房的相关慈济资料得知:心莲病房不仅有完整的照护资源,包括安宁共同照护、住院安宁及居家照顾,还有丰富的社区资源,如居家访视、社区志工等,若出院病人有需要时,还可协助转到相关社服单位,持续探望关心,让病人的照护不中断,直到患者庄严地离开人世。
慈济心莲病房视病如亲,将心比心的做法,在我国的医疗界目前恐怕难以实现,然而,对于我们这些常常面临临终患者的医护来说,有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比如:视病人如亲人,比如运用自己医学知识,心理学或宗教知识,引导患者灵性的成长,疏通他们心灵的管道,陪伴她们度过人生的最后一程。
做好临终关怀,医护需要哪些素养
从国内与台湾佛教慈济医院的临终关怀可知,国内想要有“心莲病房”这样的人性化关怀,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医护人员因为职业的特点,常常参与到别人的生命旅程,甚至是陪伴患者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的人。那么,在我们不可能有“心莲病房”的情况下,要想做好临终关怀,笔者建议从如下几方面提升自己的素养。
正确地认识死亡
死亡是生命的常态,是自然的更替,每个人都必须面对死亡。正确地认识死亡,才能放下对死亡的恐惧,从而帮助临终患者更好的迎接死亡。建议阅读【美 】尤金.奥凯利《追逐日光》、米奇.阿尔博姆 《相约星期二》、【美】肯.威尔伯 《超越死亡》、【美】林恩,德斯佩尔德《最后的舞蹈》等等。
宗教学知识
从宗教的角度了解死亡,比如佛教。“心莲病房”是佛教慈济医院内的安宁病房,病房除了上述的各种安宁照护,更有对基督教徒、佛教徒、天主教徒等各种信仰的尊重。
尊重患者的信仰,让患者在住院期间,不放弃对灵性的探索,继续祷告、念佛等等宗教行为,用移情法帮助患者放下对死亡的无助和悲伤,令患者心有归宿。建议阅读索甲仁波切 《西藏生死书》、《西藏度亡经》、《中阴身的救度》、美国心脏专家罗林斯写的《我的死亡体验》、基督教书籍《跨越死亡》、《此生可度》等等。
心理学知识
心理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更好更微细地了解到患者的内心,更重要地是我们能够适时地开展心理安抚,从而帮助他们释放内心的仇恨、恐惧与悲伤。建议阅读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心理治疗界公认的大师欧文·亚隆(IrvinD. Yalom)的《万千心理: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日益亲近》,北京松堂临终关怀医院李伟院长的《拥抱死亡》、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克里希那穆提作品集》、维克多·弗兰克《追寻生命的意义》、巴瑞.葛利夫《人生的九个学分》等等。
社会学知识
社会学知识让我们了解世间对死亡的常态,了解风土人情、人生百态,从世俗观看待死亡。建议阅读《温暖的消逝》、《选择死亡:自杀现象及自杀心理透视》、《道德的重量》、《疾病与医学社会学》、《死亡文化史》、卡希尔《人论》、涂尔干《论自杀》( 旧译:迪尔凯姆)、弗洛姆《爱的艺术》、叔本华《爱与生的苦恼》、弗洛依德《杜拉的故事》、爱默生《论和谐生活的准则》等等。
人文学知识
人文究竟是什么?近几年来,在临床工作中不断遇到这个词,例如在护理中投入人文关怀,人本心理学等等。笔者以为“人 文”其实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上升到道德层面,它可以认为是一个人的品德。建议阅读郎景和的《医道》、台湾医师史怀哲的《生命的思索》、《行走在非洲》、许礼安《一个安宁医生的手札》、《在爱中行走》等等。
总结
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们注定是哲学家、科学家、艺术家,不仅要帮助患者驱除身体的病痛,更要运用专业的知识和护理技术,让衰败的生命有尊严地死去。
敦珠仁波切常说,帮助临终者就好象是伸手给即将跌倒的人,让他免于跌倒。你的出现就是力量、安详和深度的慈悲关注,可以帮助临终者唤醒自己的力量。在这个最脆弱的人生终点时刻,你的出现是非常重要的。
上述所说仅代表个人之见。笔者对“临终关怀”这一课题也还在摸索学习阶段。对于医护要如何做好临终关怀,期待各位读者建言献策,共同努力,更好地促进我国临终关怀事业的发展。
本文参考资料:
1、 慈济月刊385期(1998-12)「心莲故事」专栏,「泰雅族姆姆」
2、 艺术治疗老师吕素贞《超越语言的力量—艺术治疗在安寧病房的故事》
3、 慈济全球资讯网
4、 《西藏生死书》
5、 《心莲心语:安宁疗謢与生死学》许礼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