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中国古代称祭天地的礼为“禘”。皇帝代表全民祭祀大典,仪式非常隆重。皇帝在此期间,不回内宫,要清心寡欲,反省自己。在中国古文中所谓的斋戒沐浴,便是如此。“斋”是内心的反省,不同于后来中国人对佛教的吃素或吃斋。“斋”是中国文化中心理的净化,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清理思想、排除人欲,真正的做到肃庄,这就叫斋戒。沐浴也不止是洗澡,而是孔子在《易经·系辞》上所讲“洗心退藏于密”的意义。所以古代禘礼,是国家的大典,全民的大典,皇帝斋戒沐浴七天或三天以后,才代表全民出来主祭,绝对不可马虎。
在这里,孔子指出当时文化的衰败,大家参加禘礼,都只是在真戏假做而已。“禘自既灌而往者。”就是说禘礼开始以后,主祭者端上一爵奉献神祇的酒以后,心里就想赶快走了,接着祈祷等等隆重的祭礼,都在那里应付了事。孔子看到这种情形感叹地说:“吾不欲观之矣!”我实在不想看下去了。为什么不想看?就是认为何必勉强做假,而丧失了这件事的实际意义呢!
看看现在社会上举办许多活动,内心缺乏真正的诚意。无论是宗教仪式或是任何社会的宣誓,只要举起手来表示一下,心里完全没有肃庄恭敬的诚意。孔子说这段话的意思,就是我告诉大家,事事要发自内心的诚恳,而不完全在于形式,一切形式,都必须配合内心的诚恳,才有意义。
由此再进一层,便引出下面一段话。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有人问孔子,关于“禘”这个礼仪的说法,和这一套学术思想的理论,它的基本精神又在哪里?孔子说:不知道。是孔子真的不知道吗?当然不是,他是在反问人家。他说这一种基本的文化精神,大家应该知道的,既然大家都不知道,那么我也不知道。
所以他接着说:“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孔子指着自己的手掌说,真正懂得禘这个文化精神的人,看天下国家事事物物的道理,就好像是呈现在这掌心上,这么清楚明白。他指着他的掌心,用动作来表示天下的事理,就像指顾之间,易如反掌。也就是说这么浅显的道理,他们怎么不知道呢?
为什么要拜天地呢?这是中国文化精神之所在。以前我们过年,正月初一早上起来,家长带领全家,先要祭天地、拜祖宗,虽然仪式简单,但却严肃而慎重。春秋二季要祭祖,也就是实行“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的尊敬传统精神。但是现代这种传统精神已经慢慢丢失了。
祭如在,祭神如神。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这是孔子所说祭祀祖宗和祈祷时心仪的原则,当我们祭祖宗的时候要以“如在”的诚心,犹如祖宗尚在面前一样的诚敬。假使是祭神,神就在此。要表里如一,才是肃斋庄敬的道理。所以他又说:“吾不与祭,如不祭。”假使说我因为没有时间,没有亲自参与这个祭典,只是象征性由别人代表,这样就等于不祭,又何必故作排场呢?
这种精神告诉我们,对于任何祭典要如此,同时也间接告诉人们做人的道理,无论对生者或者死者,由明里到暗里,都要由衷一贯。一个人的修养,对人对事,都要有这种“祭神如神在”的诚心——心诚则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