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漫谈(6)…鸿门宴,项羽并没有打算杀刘邦

我们大多数人,都误会了项羽在鸿门宴事件中的表现。

鸿门宴

传统的观点是,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范增的“忠言”,错失了杀刘邦的大好机会。其实,这样的说法,是典型的上帝视角,就好像那些投资类鸡汤文一样——“各位,最好的投资策略是,在07年全力投资股市,08年全部转投债市”——呵呵。

讨论历史问题,一定要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对鸿门宴的历史情境而言,项羽只可能在一种情况下杀刘邦,那就是他已大权旁落,沦落成为范增的傀儡。个中缘由,请容我细细道来。


-1-###

鸿门宴的起因,在于曹无伤向项羽告密——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项羽的易怒,是他的性格使然。但以此推断项羽必须要杀刘邦,属于思维定式,是经不起推敲的。在前文中提到过,项羽绝不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试想一下,如果你下属的下属,跑过来跟你说,你下属要对你意图不轨,你会二话不说把你下属撤职查办吗?能坐上领导位置的,不可能这么傻白甜。少了哪个必须的步骤?查证啊!怎么可能听信某人的一面之词呢?

项羽迅速地进行了查证,对象是他亲戚兼亲密战友,项伯。项伯对刘邦的行为,做了解释。在项羽心目中,项伯说话的分量,是远远重于曹无伤的。

即使如此,项羽也依然保持了公正的态度和清醒的头脑,他并没有尽信项伯,他还在犹豫。犹豫什么?他需要亲眼看到,刘邦自己的表现。


-2-###

刘邦应对的表现如何?完美!

首先,他在关中的作为,本身并无不妥,不扰民,不打劫,财宝都封存了起来,曹无伤所指控的两件具体事项:“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都没有确凿的证据。

其次,刘邦亲来鸿门请罪,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把项羽给逼住了——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这段话是很有水平的。先回顾了两人之间的革命友情,再把罪责推给“小人”,把台阶留给项羽。

此时的项羽,自然会想起和刘邦并肩作战的那段往事。在楚怀王的旗下,项羽和刘邦,一起攻打定陶,一起进攻城阳。共同经历了项梁战死的危机,也相互支撑着稳住阵脚,各自重振旗鼓——

项梁死。沛公、项羽去外黄攻陈留,陈留坚守,不能下。沛公、项羽相与谋曰:“今项梁军破,士卒恐。”乃与吕臣军俱引兵而东。吕臣军彭城东,项羽军彭城西,沛公军砀。

对刘邦,项羽是了解的。战友之情,可以被小人撩拨而产生嫌隙,却不至于因为没有证据的指控而彻底破裂。刘邦能扔下军队,轻骑而来,将生死完全交到了自己手上,这样的态度,驱散了他昨夜留下的那丝犹豫。面对老战友递过来的这个台阶,他没有理由继视而不见。于是,为了表示些许误解老朋友的歉意,项羽说: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此话一出,尘埃落定。闻言知雅意,项羽在此刻已经做出了决定,不怪罪刘邦。把曹无伤的名字告诉刘邦,是让他回去之后,清理门户。

到此刻为止,读者可自己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忘掉你所知道的刘邦之后会君临天下的记忆,仅就当时而言,如果你我是项王,会怎么做?


-3-###

项羽的决定,是必然的。

即使抛开老战友这一层关系,他也完全没有杀刘邦的理由。关键之处,在于证据。刘邦的解释,刘邦的到来,所有的呈堂证供都是完美的。法官在这会儿,要是跳起来说:“我就是怀疑你,你以后可能会跟我争夺天下,我得先杀了你再说!”是不是很可笑?如果项羽真这样做了,岂不是和“莫须有”杀了岳飞的赵构一样,要被后世唾骂?

更严重的后果是,其他各路反秦大军,在得知刘邦无故被杀后,必然会大骂项羽背信弃义,滥杀无辜,继而人人自危,四分五裂,人心背离,项羽的统一大业,可能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退一万步说,即使项羽在当时,真的开启了上帝视角,看到了未来,那他杀刘邦的地点,也不应该是在鸿门。

项羽当时的实力,不管是兵力还是战斗力,相对于刘邦而言,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项羽要是想杀刘邦,有无数种手段可以选择。想暗杀,可以埋伏在刘邦行经的路上;想明杀,可以给刘邦穿小鞋,抓到他的把柄后正面攻打,都是稳胜的节奏。樊哙后来说的那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其实并不仅仅指鸿门宴,而是不管身处何处,在鸿门宴之后的许多年内,刘邦在项羽面前,都是鱼肉。既然如此,项羽又怎么可能,选在这个已经让刘邦占据了道德制高点的鸿门,下手杀人,白白留下骂名呢?

更何况,当时刘邦是否真的有称霸天下的野心,也未可知。人人都想当皇帝,但只要不是疯子,都会考量一下可行性和代价。刘邦在入关之后,真心想求的,是拥有关中之地的诸侯王,而不是丧失理智地要和项羽争夺天下。之后,即使到了楚汉战争的中后期,刘邦也一直在考虑和项羽共分天下的可能性(确实是被项羽打怕了)。因此在鸿门的时候,就说刘邦意图不轨,这不仅是莫须有,而是赤裸裸的有罪推定了。


-4-###

项羽和刘邦之间的鸿门宴,实际在两个人见面的第一次对话之后,就已经结束了。项羽决定放过刘邦,刘邦也接收到了项羽示好的信号。

在那之后发生的复杂情节,又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又是樊哙闯军营,又是张良掩护刘邦提前逃走,这一系列的波澜起伏、险象环生,是因为鸿门宴已不再是项羽和刘邦的鸿门宴,而是范增登台唱戏的鸿门宴。

范增在正史里的形象,是项羽的首席谋士,料事如神。项羽的失败,是连范增这样的人才都不能用,鸿门宴就是最直接的例证之一——你看,不听范增的话,没杀刘邦,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了吧。

如果我们能摆脱上帝视角对我们逻辑的干扰,再结合之前的分析,你应该可能意识到了:范增,是有问题的。

明知在鸿门杀刘邦,是非常糟糕的决定,对项羽的形象,争霸事业都会有巨大的影响,却仍然固执己见。这根本不像是一个“料事如神”的首席谋士的智力水平。

范增有鬼,来自三点。第一,公然违背项羽的命令。在项羽明确做出不杀刘邦的决定时,拒不执行,仍然继续自己的计划。

第二,蔑视项羽的权威。在张良告知刘邦已回营时,范增的反应是——

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这段话应该不是当众说的,不然就夸张得无法收场了。但即使是私下自语,把自己老板骂成竖子,还是过分了。后人以为这段话是范增有预知未来的超能力,其实,以当时的情势而言,做出这样的预言,和疯狂的赌博没有区别。为了一个不确定的结果,拼命地要show hand,赌上项羽的名声、形象和未来,这位赌徒,心里在想什么?

第三点,是最恐怖的——范增的势力,已经渗透进了项羽的核心团队,项羽面临着被架空的危险。核心人物,是项庄。当项羽决定不杀刘邦时,范增竟然能命令项庄,违背项羽的决定,要刘邦的命;项庄竟然还会一口答应,明知事态严重,也不请示项羽。就这么当着项羽的面公然向刘邦拔剑,这和当众打项羽的脸有什么区别?

这时,项伯出马,和项庄对舞。项羽和范增两派的团队,已经由暗转明,直接摆在台面上了。明显的,项羽这边的压力会更大,毕竟项庄是自己的亲戚兼嫡系啊,竟然都被范增争取过去了,那自己的部下中,到底还有多少,已经倒向了范增一派?除了项伯,还有谁是值得信任的?

对于范增,项羽是没有办法,像杀宋义、楚怀王一样,无所顾忌的。这位可是自己的亚父啊,是在军队里拥有着极高声誉的,表面看起来忠心耿耿的老臣啊,这样的人要是杀了,以后谁还敢跟自己打天下啊?

项羽面对范增,至少在鸿门时,是真正的进退两难,束手无策。这也正是刘邦在得到项羽赦免的决定之后,张良仍感到事态紧迫,危如累卵的原因,因为项羽在那时,已经失去了对手下,对范增的控制能力。

樊哙冲进军营,拔剑吃肉,大口喝酒,然后做了一场水平很高的演讲,层次分明,有理有据,估计是张良教他背下来的——

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羽听完这段话,不置可否,为什么?因为这些道理,他早就考虑过。他也知道,这段话,并不是说给他听的,而是说给范增一派听的。翻译一下——范增你们这伙人,还要继续搞下去的话,是要把项王变成秦王吗?不要做的那么明目张胆,太过分了啊!

刘邦介入项羽和范增之间的矛盾,也是面临生死危机时的无奈之举。之后,张良劝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速速逃遁,也是当时唯一的办法。如果要继续待下去,项羽和范增之间的矛盾,必然会进一步激化,直到彻底摊牌为止。项羽在此时,还没有做好摊牌的准备,而刘邦,更不能承受项羽摊牌失败的风险。这一刻,两位昔日战友的命运,在某种程度上,是捆绑在一起的。


-5-###

鸿门宴之后,史记对于范增的死因,写了一个很搞笑的故事。

说项王派使者去汉营,刘邦派人大鱼大肉好生招待。席间,使者说自己是项王派来的,刘邦这边作陪的人一听,说:“啊?我还以为你是亚父派来的呢。”立马就把大鱼大肉换成了残羹冷炙。这消息传回了楚营——

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

这一段,不仅是侮辱项羽的智商,也是侮辱读者的智商。水平这么低劣的反间计,比三国演义里蒋干和马超中的计还不如。这种水平出来争天下,活的过三天吗?

鸿门宴之后,项羽必然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做好各项准备,等到那刻,刘邦只是帮着演个戏,项羽顺便接个戏,让这一幕演完罢了。其实不管这部戏演不演,范增的结局,都早已是注定的了。

以上,就是我根据《史记·项羽本纪》,所理解的鸿门宴里,真正的局。


《史记随笔》系列:
《史记》随笔(一)...五帝、夏、殷本纪
《史记》随笔(二)...周本纪
《史记》随笔(三)...强大帝国的背后,竟是漫长的屌丝逆袭之旅
《史记》随笔(四)...秦始皇本纪
《史记》随笔(五)...项羽,其实是死于自己的天才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