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推送「空谈」,一起来讨论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哲学思考是正念冥想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Cico的讲述如下——
文稿如下——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哲学思考不是哲学家的专利,每个人都需要去做哲学思考。
所谓哲学,是指我们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来做事,用合适的方式来生活。而所谓合适,就是要符合内心的本质。
大家都渴望过上一种平静快乐的生活。那什么又是平静和快乐呢?我们可以从神经元的角度来解释一下。
在我们活着的每一刻,大脑必然有神经元的活动,有神经元活动就有想法产生。当我们不合适地想,便会带来内心冲突,让内心不平静。
而只有合适地想,让合适的神经回路在大脑里面运行着,我们的内心没有冲突,才能感到一种平静和快乐。
而如何唤起这些合适的神经回路,让我们保持平静和快乐,这就要谈到哲学思考。
首先要看一下我们所处的环境。我们生活在一个高度复杂的人际网络中,人际网络意味着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中,需要跟很多人交互。而我们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所谓的人际关系,即自己跟朋友、跟家人、跟同事、跟其他人的关系。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这样一种人际网络中,我们才有了自我的概念,通过关系来定义自己。
假设我们生活在一个完全与世隔绝、不与任何人接触的环境中,那我们的存在与否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但我们生活在这种人际网络中,就要意识到这种网络对我们的影响。比如说,某句话、某个人、某件事一下子就能让我们思绪翻涌,产生很多想法,进而导致情绪波动。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这样的导火索,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创伤。
同时我们还有很多环境因素,因为大脑的神经系统不断地跟外界环境在交互着,所以我们的神经系统、精神状态一直处在一种动态变化的过程中。大脑的神经元被激活、被唤起,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当神经元被唤起,想法就来了。
当想法出现的时候,我们特别容易跟想法去交互,就是继续想,继续反刍,产生了各种幻想,扭曲了我们的知觉,产生了各种情绪。
正如克里希那穆提所说,恐惧来源于想法。
正是我们不断的胡思乱想,唤起了恐惧,进而产生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同时我们总是这么乱想,它变成一种习惯,非常强的习惯。所以每当遇到导火索的时候,想法就出现了。然后我们就陷入想的漩涡中难以逃脱。
当我们意识到想法出现的时候,当我们想方设法不让自己去想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出现一种类似戒毒的戒断反应。当我们有烟瘾、酒瘾的时候,要去戒断这种瘾的时候,会有一种阶段反应。同样,当我们对想法上瘾的时候,去戒断想的习惯时,也会出现戒断反应。
这种所谓的戒断反应,大家在冥想中都有体会:在刚开始练习冥想的时候,想法来了,你未经察觉,就被带跑了,等意识到走神的时候,已经有一会了;等到冥想进阶后,想法刚一出现,你便能察觉到,你想要继续关注呼吸,但仍能感觉到想法带来的扰动。
通过正念冥想,我们不断地关注知觉,来从神经元层面不断地让自己摆脱这种想法的瘾,或者说叫「想瘾」,或者说是对想法的执着。
然而在这里很多人会有误解,认为通过正念冥想最终要实现的是「不想」。但是,不想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感受一下,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怎能不想呢?
想,是大脑神经元的一种活动。当我们被一些不合适的想法所扰的时候,大脑不再平静,也没有快乐的感觉。而不合适的想法是来自于不合适的乱想,随机的、没有章法的想。
而正念冥想是让我们不被这些不合适的想法打扰,去修正和改正不合适的想,而不是不想。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有「正念」这两个字的来源,正念就是修正念头,修正想的方式。正念意味着我们要合适的想。如果我们执着于不想,它又是一种新的不合适的想,必然会带来一种新的冲突。
刚才说到,当我们平静和快乐的时候,是特定的、合适的神经回路在大脑里运行着。那这些合适的神经回路,可以在我们完全自然的生活条件下自动地运行吗?但这个可能性很小。
第一,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不是自然的了。我们几千年的文明已经是一种人为的造化。第二,即使我们能够有那种自然的环境,我们需要从小生长在那里,这样我们内心没有被污染,能够遵循自然的法则去运行合适的回路,显然也不可能。
而现实情况是,我们生活在这样一种人为造作的社会环境里面,生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人际网络中,相互影响。当我们没有去合适的想的时候,我们能够感受到非常强的群体压力。当大家都这么想的时候,这种不同人的大脑之间神经元的相互加强,会让很多人认为这就是事实,这就是真理。
如果我们要去抵抗这种群体压力,这种大多数人的趋同思考,我们需要独立地思考和反思。这就需要我们去做哲学思考,让我们合适的想,来唤起合适的神经回路,来保持平静、和谐和快乐。
什么是合适的想呢?要顺应内心的本质,而不是乱想,不是基于某种幻想,基于某种意识形态,基于某种信仰,基于某种逻辑推理。
合适的想,需要基于我们内心的本质。如何去意识到内心的本质呢?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做正念冥想,去观察我们的内心,在此时此刻,不加判断地。通过观察,我们理解内心的本质。然后我们才可以调整思考方式,让思考顺从于内心的本质。
而这种向内寻找、向内观察,就意味着我们要独自去观察、向内观察,不受外界的影响,不受各种群体压力的影响。
如果我们有丰富的生活经历,能够更容易感受到这些内心的本质,所以受,大麻烦即大智慧。
当我们深刻地领会到内心的本质,我们的思考方式顺应内心的本质时,就可以说我们真正的觉醒了。
当然由于语言的局限,我的很多描述可能会带来误解,比如说,「对内心的观察」和「基于内心的本质来思考」,这两个过程是相互交织的。
对内心的观察会不断斧正思考的方式,而思考的方式也会不断加速和帮助对内心的观察,这两个过程相互交织。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既要做冥想,也要去精读书籍,或者说听一些别人的讲述。实现合适思考的过程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路径不一样,但无论怎样,哲学思考是正念冥想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反思,通过感受、观察、理解了我们内心的本质,很多内心的问题迎刃而解。
正是这样一个向内寻找的过程,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愈发独立,愈发成熟。正是这种独立和成熟,也造就了思想的多样性。
每个人的探索路径不一样,但我们最终每个人所悟出来的东西是一样的,尽管语言描述大相径庭。
好,以上就是本期的空谈,感谢大家的收听。
要点回顾如下——
分享者Cico,在读博士,坐标荷兰,研究兴趣涉及神经科学,哲学,人工智能,数学,生物信息的交叉领域。和西方现实的深度碰撞,成为他彻底探索内心世界的动力。修习正念冥想带来的深刻的感悟和转变,让传播正念成为一种新的人生使命。个人主页https://hi-it.org。公众号Mindiver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