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懵懂少年与启蒙者冥冥之中的偶遇,诗的火花,在稚嫩的三月酝酿。
无意的碰面,礼貌的招呼,平常的闲谈,一切显得那么的普通、寻常,却又莫名的牵扯到了诗歌――古诗词与现代诗歌的对比观念。(当时的我哪能真正理解,有对比这两类的能力,不过是孩童之言,具体的对话,如今已经记不清了。)
小学时,在课本之中潦草的学习几首顺口的古诗后,又在老师粗略的讲谈平仄与押韵后,自己就因为好奇并且想让自己在小伙伴间更有谈资,胡乱的书写了几首(现在也找不到了曾经不足为道的笔墨)那时那懂得诗句优美,哪懂得字里行间暗藏的情绪,而启蒙者在那时乃是中学教师,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只可惜至今我也未曾知晓其笔名,他的佳作我也只是偶然间读过两篇,便已受益匪浅,也许是如今大而知耻,也许是现在没了曾经的对诗歌热情,与他便从未讨论过诗歌的话题,甚至本就稀疏的交谈也更为稀少了。
记忆重回那年三月,无知的少年与光同行,懵懂的少年与理交谈,诗词再无高低,文章已无贵贱。他随手折下一片绿叶,投入小溪,随后又与我闲谈的同时延溪兜兜转转,不经意的转角又瞥见随溪水飘零的那片嫩绿,我只能模糊的记起他给我的灵感,却忘了那谆谆之言,至此我的一首现代诗歌(也许称为现代诗歌,会被文采斐然的大家笑话,对于我现在所写的诗歌我也是怀有这种态度,当然更可能的是,忙碌于在诗行间辗转的大家也不会注意到我这般的无为小生,不过还好这并不影响我对自己的写作的喜爱。)
这已不是最初的版本,最初的我只能依稀记起自己仍如“写古诗”般用毫无文笔的文字模仿《再别康桥》,这并非自认为能徐志摩一比,而是在我有限的不多的阅读量与见识中让我最容易记起的,然而在启蒙者的眼中,哪怕这天差地别的作品,也被他看出别人的“影子”,于是这篇诗歌又被我改成了这般,也算有了些许属于自己的影子,但是,不知是走火入魔还是年少无知,现在看来,这篇文章也透露了我曾经染上诗人被诗人诟病的恶习――无病呻吟。
在南方的三月,绿意早已盎然,在三月的南方,诗意正在萌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