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论述,从中国传统茶人的比德和禅悟精神说起,再到茶饮本身所具有的禅悟精神,儒释道三家共同选择茶作为修行工具,最后儒释道在茶饮中融合。
中国社会本来就有茶艺茶道与茶德的禅悟精神。君子比德,是儒家完美人格、至善修养的表述。比德,最广泛的是水,在孔子看来,东流大水的美德成了德、仁、义、智、勇、察、宽容、善化、正、度、意,众美毕备的君子完人形象。其次茶,茶德三昧,诚,清,真,比喻君子美德。中国古代茶人从茶看到了儒家理想的完美人格、至善修养的大德君子形象,茶成了中国历史上士人自律的目标和自况的榜样。
佛教看到了饮茶有助于清心寡欲、养气颐神的大便利,才将其援引接纳为修性工具的。尔后佛门茶礼茶仪在不断完善过程中又影响世俗社会。
茶,刚好成为儒释道三家各自的修持行为与悟道工具,也成为他们三家融合的一个机缘。
后来儒消、道微,而释众(佛众)因在传统茶文化衰颓大势中的定力坚持而使“禅茶”得以回归正统,寺院把持主统。
“若色若香若味,直下承当;是贪是嗔是痴,立时清净。”茶使人清净,而去嗔痴,断妄念,犹如以戒得定而后慧,得悟禅意佛法,见性证悟。
以下是有意思的摘抄:
一、中国茶饮文化中的禅悟精神
1. 中国传统茶人的比德与禅悟精神
君子比德,是儒家完美人格、至善修养的表述。人格的完美和道德的高尚,是孔子本人和儒家毕生的理想追求与人生把持。孔子和儒家的比德是广泛的比之于世间万物,世间万物在儒家的眼里具有了远远高出于物化形态之上特定的生命意识,君子的人格价值、社会理想和审美情趣都蕴积于其中。例如,在孔子看来,东流大水的美德成了德、仁、义、智、勇、察、宽容、善化、正、度、意,众美毕备的君子完人形象。
古往今来,尽管历代茶人对“茶德”的理解释说或有歧异,但比喻士君子美德修养则是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考察历代茶人与茶学研究者对茶事的悟解,我们觉得大略可以将中国古代茶德归纳为“诚”、“清”、“真”三个字,可称之为“茶德三字真谛”,或曰“茶德三昧”。
中国茶德的形成与发展走向,几乎自始至终都是古代茶人主群体——知识茶人群体的文化,是中国传统茶人的茶事生活与哲学思考、文化创造特征。茶德形成伊始,就是士阶层的君子比德儒家思维和儒学修身传统的产物。
在人与物的观照中,中国传统茶人从对茶的本色、真香、正味等物性特点看到了拟人化茶品格修养的纯正至美;从茶对饮人的清正风雅和对水、具、境的清洁雅素要求上,悟识出了茶洁身自好、平和淡泊的高尚情操;从对茶的寿命漫长和移根则死(古人认为茶树移地则死)的特性,理解到茶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器不盈和重诺守信、不屈不阿、诚仁取义的伟大精神。茶自身的品格是高洁的,但对于人们的奉献则是无私和彻底的:既可清心悦志、舒性陶情、除烦解闷,又能消滞清火、化腻解秽、利便清肠、洁口开胃;不仅自烹独饮可清淡平和、情致悠游,三、五友好共品更能助兴妙趣、雅逸盎然;小自利一己,广则利众人,大则利民族、利国家、利天下。总之,中国古代茶人从茶看到了儒家理想的完美人格、至善修养的大德君子形象,茶成了中国历史上士人自律的目标和自况的榜样。
茶德不同于茶道,茶道是根植于茶事过程的感悟与理解过程,茶德则是前者的结晶而非动态的过程。茶艺与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艺”指选茶、制茶、烹茶、用器、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指艺茶——烹饮过程中贯穿的理念、原则、精神。
茶德的信守、茶道的体悟、茶艺的把持,在中国古代茶人那里,是浑元一体的有机贯穿、无隙谐调的茶饮过程。这一过程中,静谧出尘、心臆无碍,一切俗虑杂念尽皆荡然,禅悟既是功夫深度,亦是状态境界。
2. 禅悟是茶饮活动的天然属性
儒家的中庸思想、闻道理念与内省修身功夫本质上是与静默品饮的茶事过程天衣契合的。老庄的天人合一、无为忘我,也可以从思维行为上理解为是另一种“中国禅悟”。道家主张清心寡欲、返璞归真,老庄的无限时空观促成了茶人的宽大胸怀,使茶人十分注意从茶中体悟大自然的道理,获得一种恬淡无极的美感,从无为之中看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儒士的安贫乐道、“宁静致远,淡泊明志”[插图],正是儒家“修身”的根基。佛教禅宗的无欲精修、明心见性,恰恰又是求“悟”的通天大道。因此,儒、释、道三家在悟道的行为功夫、思维路径上有形而上层面的近似性。这与茶饮过程的精审把持、细微品味、内敛沉思、静默深省功夫恰好是相辅相成的。
佛门禅茶对社会茶饮之风固有不可轻估的推助作用,茶饮之风盛固得其助,但既非由其始,亦非仅赖其成。正是因为饮茶有助于清心寡欲、养气颐神的大便利,佛门也清楚地从当时的士子茶人、世俗饮众的品茗生活中看到了这一点,才将其援引接纳为修性工具的。
禅师们认为平常心是道,道在自然中,吃茶是从平常生活中可以知微见著的事,当然也有其妙道。吃茶是把持程序和意境,它可以导引人们入境生情,在极小的事物中体认自性。
于是,儒、道与佛的无嗜欲又进而超越了行为与路径层面,而在心灵感觉与精神指向的思维幻象空间具有某种通透性。于是,茶饮活动成了儒、释、道三家各自的修持行为与悟道的工具,也同时成了所谓“三教合流”的床基孔道。后世流行的“茶禅一味”说,其实所指并非佛之禅宗,而是“禅定”——淡静的悟道把持。即“茶中有禅、茶禅一味”,“品茶如参禅”。茶香、书香、墨香,中国士人的“三香”雅尚,同时也是深寓“禅”的精神与功夫的生活范式,是省修、高雅、和谐的一种“禅悟”生活。
中国传统茶人的茶道因之也是以儒为主体的儒、道、佛各家的思想集萃,三家各有千秋,又毫不滞碍地在茶道的和谐、平静中找到了共同的归宿。
二、从唐诗看唐代的茶与佛教
从唐代开元年间,茶开始从南方引向北方。开元年间,在中国南北迅速普及。最早把饮茶法体系化的是陆羽(733—804年)的《茶经》。
从南北朝到隋朝不被诗歌咏的茶到了初唐也没有改观。涉及茶的初唐诗人屈指可数,茶初次登场已经到了八世纪,从王维的时代开始。《茶经》以后,中唐以后,茶进一步普及。
三、《景德传灯录》与禅茶文化
《景德传灯录》推动了宋代佛教的禅化向深入化发展,对宋代禅宗的地位、性格和作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
晚唐五代十国以来,禅教合一、三教融合的趋势增强,既有佛门禅宗的援儒入佛,更有无数文人士大夫倾心向禅。在宋代许多著名文人那里,禅教与儒学理学,是互为表里的。
茶在佛教生活中有三种用途,一是在佛前供奉,二是僧徒自饮以助修禅悟道,三是供僧俗客人饮用以助缘传道。
问:“如何是平常心合道?”师曰:“吃茶吃饭随时过,看水看山实畅情。
从《景德传灯录》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禅宗与茶文化的缘起,“禅机”、“茶理”逐渐融于一境。
南宋冯时行(1100—1163)《请岩老茶榜》之机语比较形象地概括了禅茶:“若色若香若味,直下承当;是贪是嗔是痴,立时清净。”茶使人清净,而去嗔痴,断妄念,犹如以戒得定而后慧,得悟禅意佛法,见性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