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是制胜的法宝

汉朝时,少年匡衡,非常勤奋好学,但因为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

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

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附近有个大户人家,有很多藏书,一天,匡衡卷着铺盖出现在大户人家门前,他对主人说:“请您收留我,我给您家里白干活不报酬,只是让我阅读您家的全部书籍就可以了。”主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答应了他借书的要求。

就这样,勤奋学习的匡衡后来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智慧: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匡衡深谙这个道理,他不因家境贫困而放弃学习,甚至想尽办法,“凿壁偷光”刻苦学习,留名史册。

一个人如果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勤奋自勉,只有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超人的成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