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历史名人中,唐伯虎的知名度绝对是名列前茅。提到唐伯虎就不得不说江南(吴中)四大才子,文征明、祝枝山、徐祯卿。
说起徐祯卿,在吴中四才子的存在感和知名度最低,可徐祯卿却是四人中科举成就最高,文学影响最大的一人,因为他还有另一层身份,便是明代前七子之一。
以前我还奇怪,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他们名气这么大,为什么只是江南(吴中)四大才子,而不是大明四大才子呢?
了解后,才发现唐伯虎生活的年代,人才辈出,浙东有王阳明,蜀中有杨慎,河南有李梦阳、何景明,岭南有湛若水。
唐伯虎几人与这些文坛大佬、思想大家同处一个时代,其影响自然也就只局限于吴中,后人将之提高到江南四大才子,算是抬举了。毕竟王阳明是明代绍兴府人,地地道道的江南人。
唐伯虎是我非常喜欢的文人,不管是传说中,还是历史上那个唐伯虎,我都喜欢。唐伯虎本名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
下面,就分享唐伯虎众多诗词中,我喜欢的一些。
01《画鸡》
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02《言志》
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03《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04《一剪梅·红满苔阶绿满枝》
唐寅
红满苔阶绿满枝,杜宇声声,杜宇声悲!交欢未久又分离,彩凤孤飞,彩凤孤栖。
别后相思是几时?后会难知?后会难期?此情何以表相思?一首情词,一首情诗。
05《菊花》
唐寅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06《桃花庵歌》
唐寅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风颠,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07《把酒对月歌》
唐寅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
今人犹歌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
我学李白对明月,月与李白安能知?
李白能诗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
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桃花月满天。
08《美人对月》
唐寅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09《警世》其一
唐寅
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
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
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10《警世》其二
唐寅
世事如舟挂短篷,或移西岸或移东。
几回缺月还圆月,数阵南风又北风。
岁久人无千日好,春深花有几时红。
是非入耳君须忍,半作痴呆半作聋。
11《庐山》
唐寅
匡庐山高高几重,山雨山烟浓复浓。
烧丹未住屏风迭,骑驴来看香炉峰。
江上乌帽谁渡水,岩际白衣人采松。
古句摩崖留岁月,读之漫灭为修容。
12《江南农事图》
唐寅
四月江南农事兴,沤麻浸谷有常程。
莫言娇细全无事,一夜嬠车响到明。
13《无题》
唐寅
铁肩担道义,生为人杰。
巨笔着文章,死亦鬼雄。
14《看泉听风图》
唐寅
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15《笔回落花》
唐寅
无奈秋风子夜吹,残花败叶梦中遗。
满腹尽是沧凉事,颓笔难填婉约词。
今望群芳随季去,期眸草木再荣时。
步诗三十愁千万,苦辣酸甜我自知。
16《牡丹图》
唐寅
谷雨花枝号鼠姑,戏拈彤管画成图。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颜色无。
17《牡丹图》
唐寅
故事开元重牡丹,沉香亭北冷泉南。
如今颜色还依旧,风雨江东月润三。
18《咏怀诗》
唐寅
郁郁梁楝姿,落落璠玙器。
空山岁历晚,冰霰义如至。
朽腐何足论,壮哉风云气。
书生空白头,三叹横流涕。
19《夜读》
唐寅
夜来欹枕细思量,独对残灯漏转长。
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
人言死后还三跳,我要生前做一场。
名不显时心不朽,再挑灯火看文章。
20《伯虎绝笔》
唐寅
生在阳间有散场,
死归地府又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
只当漂流在异乡。
以上分享的唐伯虎诗词二十首,可能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的没有几首。明代文坛不振,算是公论,诗词成就比之清代还略逊一筹。
有学者概括说:“有明一代,诗不如唐,词不如宋,曲不如金元,诗学、词学、曲学却因此而大彰,论者之志莫不在于重构文统。”
从明初四大家,到前后七子,从唐宋派,再到公安派、竟陵派,理论提出是一套一套的,可实践却没有跟上。特别是公安、竟陵的“性灵说”,实践远远跟不上理论的步伐。
晚明的文学主张,虽然实践没来得及跟上理论,却也影响到了清初文坛。
好在后世回看明清两朝,并不只看散文、诗词,并将小说提高到与唐诗、宋词、元曲媲美的程度,因此小说也成为明清两朝文学的代表。
虽然明代诗词文曲不如小说具有代表,少有上佳之作,却也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