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那么我们又要如何看清与做好企业的技术创新路径,为企业变革和转型赋能呢?
陈湛匀教授指出:技术创新是未来趋势和行业分化主要动因,我们需要保持战略的定力,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把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根本保障,引领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以下是陈湛匀教授的演讲观点实录:
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已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经济质量的发展还远远不够。例如目前我国高端产业链中还有很多关键“掐脖子”的技术尚未掌握,在高端数控机床、芯片、光刻机、生物制药、操作系统等领域严重依赖进口,诸多关键环节、领域和产品尚未实现自主可控。现在是后工业化时代,数字化的时代,唯有技术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增长动力。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必须向高附加价值方向靠拢,提升创新发展能级,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大研发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链现代水平化,提升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其次,技术创新是行业分化的主要动因。近期有些行业增长快速,有些行业增长很慢,新旧分化明显。无论是制造业或服务业,技术创新必须加码,“国产替代”市场非常大,数字经济来优化是关键和机遇,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技术创新充分融合,持续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最后,技术创新是未来的趋势。未来趋势分硬趋势和软趋势。硬趋势是指受系统影响,比如去物质化、虚拟化、移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全球化、汇集化。换言之,数字化体验、云技术、认知技术、区块链以及量子技术等为企业变革和转型赋能。软趋势将会受人的行为影响,比如营销模式逐渐转变为致力于创造更多以人为本的互动,生产要求也逐渐从大规模生产向个性化转变,传统组织形态也将被重构,产业生态和产业链条也将发生变化。
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更需要保持战略的定力,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把改革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根本保障,引领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趋势。
陈湛匀,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拟人化企业资本运营理论创始人。任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粮食经济学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上海市投资学会副会长。
创造性地提出了统计分布监管资本流动等理论,已培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百余名。已出版专著20余本,获得近20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科研奖,主持完成近30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部分课题研究结论和建议摘要已被国务院内参转载。
上海电视台《地产夜话——湛匀妙语》栏目主持人,中国第一财经、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媒体特邀嘉宾,在《东方大讲坛》《世纪讲坛》等栏目所做电视演讲深受好评。
长期受邀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学生授课,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的知名高校进行系列学术交流,走访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具有国际视野、深受欢迎的实战型金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