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先生说有点事要和我商量,每次他这么说的时候我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
我本来就很困了,自然就没好气回了他一句“有屁快放。”
这家伙吞吞吐吐了一下说出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大姑姐这次是准备彻底离婚 ,想回来老家住。我瞬间来气了,这点事都问我,自己姐想回家住你还要问老婆吗?再说那本来就是大姑姐的家,她回不回来住没必要问我,应该问公婆才是。
公婆自然高兴的,大姑姐本来就在镇上教书,回来住也方便。再有,我们不常在家,大姑姐在家的话老人还能轻松一点。
婆家的事情我一般不想去参与,我嫁进来很久了才清楚大姑姐的事情,这个所谓的姐夫我更是见都没见过。反正知道是不负责的男人,为了躲债抛弃妻女。大姑姐经常被债主堵,不得不帮他还债,最后唯一的房子也被拍了。十多年来大姑姐一直是租房住,独自养孩子。这姐夫就是一条蛀虫,四十岁的男人不工作不出去挣钱整天想着做生意、炒股发大财,因此欠下一屁股债,大部分还是大姑姐还了。
大姑姐这段婚姻一言难尽,离了合合了离,都有十来年了。她女儿小的时候不希望父母离婚做过极其过激的行为,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姑姐和这个姐夫是离婚不离家的。那时候大姑姐才30出头,要是那时候就离婚了的话肯定会有更好的选择,但是为了孩子一直隐忍到现在。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女人对孩子的爱,只要为了孩子她可以做任何事情。我曾问过大姑姐,为什么这样了还舍不得离开。大姑姐叹了一口:都是自己选的有什么办法,也为了孩子。
后来孩子考上了市里重点高中,她知道父母在一起并不开心所以也开始劝她妈妈:既然和爸爸过不下去就离婚吧。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圈子了,对家庭的依赖少了,懂得为妈妈的未来着想了。大姑姐这才决定离婚,远离这个带给她半生苦难的男人。
婆婆家也是大姑姐的家,我没有权利同意或者不同意。因为这个家做主的是公婆,他们肯定是希望他们的女儿过得更好。离婚了,父母就是女儿的底气了。父母的家也是自己的家,要是父母不同意那真的是雪上加霜的。
昨天看了一个新闻,一个女人离婚了没钱没房回娘家住被母亲指着鼻子骂都不敢吭声。女人啊,如果觉得结婚了就一劳永逸,那么总有哭不出来的时候。婆婆家二楼的房子都是空的,而且比一楼的房间还宽敞。住肯定没问题,就是现在夏天快到了会很热。
但是公婆本来就打算重新装下二楼的,说等以后给我儿子做个活动房。现在孩子的姑姑和表姐回来住,那也是件好事。我倒是无所谓,就是不知道大姑姐的女儿会怎么想。
小姑娘我见过几次,但交流没超过3句话,所以我也不好评价。倒是先生对他这个唯一的外甥女极其的宠爱,以前经常给她买零食带她出去玩、买衣服。这种感情我可以理解,就像我对我们家那几个孩子一样。
结婚后,我不要求他像我一样对待我的侄子侄女,我也不希望他要求我像他一样对待他的外甥女。毕竟对于我们而言,这些孩子都是空降的,对他们好也是爱屋及乌而已。同为出嫁的女儿,我也能感同身受。
所以大姑姐想回就回,或者有其他想法我都尊重。
我以为这件事就是这样了,谁知道先生犹豫了一会又问我:同不同意让大姑姐住我们市区的房子。理由是住市区方便外甥女周末上学,也怕小姑娘一直生活在城里里突然要住农村不适应。
我明白他是心疼他姐以及外甥女,我还能说什么呢。小区那套房,除了我们住的主卧,公婆住的次卧,还有一个儿童房和书房,都是空的什么东西都没有。儿童房比公婆的房间还大,就是因为孩子小所以一直没有添置东西。书房现在成了杂物房,挨着厨房不适合住人。我也没有什么意见的,想住就住吧,但前提是我们的主卧不能住,哪怕平时我们回来的少。
先生说这个是自然的,毕竟这以后是我们的家。所以除了我们的主卧,其余那三间房包括公婆的卧室,随姐和外甥女选择。房子是公婆买的,之前有部分房贷听说也是公婆帮还的。
我嫁进来之前已经入住一年多了,这个房子对我而言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感情。每次来住感觉就是一个落脚点而已,所以大姑姐母女想住的话我是没什么想法的。
如果决定要住了,五一回家我们就去买床,初步估计她们会考虑空房吧。那个房间光线好很多,也够宽敞。
之前和先生冷战的时候,我是深深体会到“长大的女儿是没有家”这句话。
婆家是婆婆的家,娘家是妈妈的家,市区的房子我也没有参与感目前也没有家的感觉,所以这些家归根到底好像都不是我的家。
那时候和朋友聊天,她说她也有这种感觉,所以朋友现在在要孩子和存钱买房之间一直很犹豫。
我说还有什么好想的呢,孩子当然比房子重要啊!
女人可能没有属于自己的房子都会有这种想法吧,当房本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才是家的一份子。
先生说要把押在银行的房本拿出来改名很麻烦,只能等还完房贷再加了。
加什么加,房子有的住就行了,不是我的我也不要。女儿真的是越长大越孤单的,尤其是面临婚姻选择的时候,真的是一场赌注。
我妈妈喜欢把“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挂在嘴巴,虽然知道她只是嘴巴说说,但是我每次听了都不舒服。
尤其是嫁人之后偶尔听到她还这么说,也会怼她“难道女儿嫁人了就不是你生的了?”
我妈就会讪讪的说“那别人都是这么说,你外婆也是这么说我的。”
我告诉老妈,不要这么对家里孩子说这样的话。我要是有女儿我不会这么跟她说话,因为多多少少会有影响的。
先生说谢谢我理解,不知道怎么感谢我可以接纳他姐姐。
这有什么好谢的呢,我回他一句“真要谢我的话,少惹我生气多干活就对了。”
这货很识趣地承诺“放心吧老婆,以后我少说话多干活。”
唉,男人说的总比做的好听。可他该气你的时候一点也不会少,这或许就是婚姻生活的一种吧。
站在女儿的角度去感同深受,大姑姐确实也不容易。公婆也是只有一子一女,但很明显老人更偏爱儿子。这也是大部分农村父母的共性,总觉得儿子比女儿重要。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法改变,只能学会接受。
女儿何苦为难女儿呢?所以,不管是单身还是结婚,女人总比男人艰难得太多,也因此才逼着这个群体不断成长、优秀,让自身变得更坚强。女人只有自己有能力了,才能面对一切的不可控和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