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针对同一个事情有着两种完全想法的观点时,你是如何去决断这件事,如果这个事情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只不过是大脑当中的一个观点而已的话,这倒没有什么关系。
但当这个事情涉及到我们自身健康的时候,你会如何抉择,我们知道不同的人对待同样的事情会出现不同的看法,因为每个人的认知程度是完全不一样。
一个人的观点也许只是代表他个人的观点,至于这个观点属不属于行业内的共识,我们似乎需要寻找更多的内容来佐证。
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会根据你自己的认知来进行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还是等自己完全证实之后再去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
我们当然希望能够等待完全证实之后去改变,但问题是这种证实似乎有点难,因为需要时间才能够真正知道,但那个时候似乎已经晚了,再要去改变的话,时间可能都来不及了。
对于这种情况,我只能先根据自己现有的认知来进行判断,不去否定任何一方的观点,也不完全相信任何一方的观点,但总有倾向的一方,根据倾向一方的观点来进行调整。
同时在调整的过程当中细致观察,看到底有什么变化,在一定时间内去做检验,否则的话似乎无法判断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突然之间觉得批判性思维特别重要,逻辑也非常重要,细思之后感觉有点后怕,我们的余生其实就是根据我们现有的认知而生活,如果我们一直把错误的认知当成真理来实践的话,那么后果最严重的就是付出自己的一切。
现在想来终身学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我们不能停止学习,当你学习的越多的时候,确实会感觉到自己知道的越少,而不是知道的越多。
很多人会觉得既然越学习越迷茫,还不如不去学习,这话似乎听得也没有错,越迷茫的话,我们似乎就会越焦虑,越痛苦。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不去学习更多似乎是更好的选择,但前提条件是你现有的认知会让你的余生过得还可以,不至于越过越差就行,我认为的选择倒也不是不行。
如果以后的生活越过越差,那么还是有必要改变自己的现状,那么最好的办法还是要继续学习,只有自己觉得自己很差劲的时候,我们才会主动去改变自己的。
当你自己都觉得自己很不错的话,很大程度上你是不愿意去改变自己的,其实每一种选择都是一个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关键在于这种生活方式是否能够让自己过得越来越舒服,也许不改变也是为了更舒服,其实改变未尝不是为了更舒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