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优秀战争片,体现在两个核心价值观:第一是不会无底线地贬低敌对国和他的人民,第二就是不会试图挑起新的仇恨。
很遗憾的是这样的三观,在我国的影视作品中还没有占据到主流的地位,除了制作的粗陋之外,对待战争的态度可能才是国产战争题材剧最欠缺的。如果永远把对方描述成可以被“手撕”,和一枪打死一大片的愚蠢形象,最终被愚弄的只能是自己。
《地雷区》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德国战败,大批被捕的德国士兵成为了俘虏。丹麦当局强迫大量德军战俘去清理他们在战争期间埋在丹麦海滩上的地雷。据历史记载,大概有2000多名德军俘虏徒手排除了大概150万颗地雷,而其中死伤达到一半以上。
电影中,一些被俘虏的年轻德国士兵,被迫成为了活体地雷探测器。 在丹麦军官卡尔的带领下,那些尚且只是孩子的俘虏们开始了排雷行动,他们用双手,用双脚,甚至用生命,一步一步的净化着长长的海岸线。
作为战胜方的代表,丹麦军官卡尔一开始就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你们只是来拆弹的,没有人需要对你们的生命负责。
在没有确定主角光环的前提下,我们都知道,很快就会有一个人不小心成为“第一个死去的人”。我们知道地雷总会爆炸,甚至能预计有些地雷什么时候会炸,但是每当它爆炸时,还是会受到惊吓。
这场漫长等待,对于这些孩子与观众来说,都是煎熬——一方面有些“期待”那声爆炸快点来,另一方面又害怕那声爆炸的到来。
而那声爆炸终于来了。这群孩子直面了他们第一个死去的伙伴。他们开始意识到在这里没有人在乎他们的生命,这里的所有人似乎都在期待他们的死亡。
而很快,在他们还没有缓过神儿来的时候,又迎来了第二个死去的伙伴。在饥饿与疾病的双重困扰下,不小心误碰了一个颗地雷,惨死在了医院里;第三个伙伴死于一个连锁雷,直接被炸得尸骨无存...
见证到一个又一个孩子悲惨的死去,一直仇恨纳粹的中士也开始对孩子们变得温柔起来。他给孩子们偷来了吃的,带着他们踢足球,甚至还接受了他们整蛊的玩笑。
随着时间的推移,卡尔在这群孩子身上除了看到德军的烙印,也明白过来,在战争机器下,其实每个人的立场不是由他个人所决定的。德国孩子也有血有肉、又爱又恨,会照顾朋友,也喜爱踢球,喜欢姑娘想念家乡,和丹麦的任何一个年轻人没有区别。
直到这一刻,战争才真正结束了。
战争给人类带来的,是一场又一场的灾难,是一场又一场的痛彻心扉,可为什么还总是有人呼喊着战争,总是有人渴望硝烟呢?
美国学者斯蒂芬•埃弗拉写过一本书,名叫《战争的原因》,书中有这样的观点:“战争之所以会爆发,是因为每隔几十年和平,人们就会对战争开始抱有不切实际的浪漫幻想。”
是啊,哪个孩子在年少时不想成为英雄呢?我在很小的时候,也幻想着有一天能拿起枪走向战场,保家卫国,在血海中建功立业,从而青史留名。可长大后我知道,比起青史留名,我更希望我永远没有机会走上战场,因为一旦发生战争,就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再也无法回家,我的亲人就有可能罹难,我的朋友就有可能一个个地离开。
战争这个东西,看上去的确是个浪漫的事情。浴血沙场,马革裹尸,听上去都让人生出豪气。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但当听到失去了孩子的母亲悲恸的哭声时,有谁还能浪漫的起来呢?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如果我的国家面临侵略,我会毫不犹疑地走上战场。可是,如果能有和平的处理方式,我永远都不会高呼开战。
我们永远都该铭记,浪漫只是战争的外衣,而残酷才是战争的内核。假如身处和平的我们高呼战争,那是对那些在战火中为我们创造和平的先烈们的不尊重,是对那些日以继日建设这个国家的人的羞辱。
你唯一喜欢战争的原因,是你没有参加过战争。
我们应该都看过《亮剑》,剧固然是一部好剧,但有谁看完之后,会觉得战争可怕么?我们只会觉得,哎,我要是生在那个年代,肯定和李云龙一样彪悍,传奇,重情重义,单手托起二营长的意大利炮,轰下平安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