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和老公相跟着出去办完事,顺便逛一逛钟楼街、食品街,中午找个地方解决午餐。
老公是宅男一枚,不喜欢逛街,昨天天气特别冷,风大,他却一反常态说,钟楼街改造后他还没逛过,想去看看。那我只能迎着初春的风寒陪他逛逛街。
从钟楼街走到食品街,从南走到北,都是全国各地的有名小吃,长沙臭豆腐、烤生蚝、蟹黄饼、烤肉串、锅盔、夹肉饼、刀削面等等,琳琅满目,香味扑鼻。逛街的人挺多的,卖蜂蜜麻花的摊位排起了长队,他家的麻花我买过,酥软香甜口感好。
过了鼓楼街,快到食品街最北端的时候,我们发现了一家“清和园”饭店,很是惊喜。于是,决定去这家饭店享用午餐。
我来到太原已经25年了,可是,一直还没吃过太原的特色美食——“头脑”。“头脑”的味道比较特别,有的人吃不惯,但有的人特别喜欢吃。跟我关系很好的女同事花早已给我推荐了这个小吃,她说,她们两口子每天早晨都喜欢喝“头脑”,吃了身体暖暖的,很舒服。
我家旧房附近的鸿宾楼每天早餐就有卖“头脑”,紧挨鸿宾楼的两家清真小饭店也有卖的,后铁匠巷的迎泽宾馆的外卖店也开始卖“头脑”,但是,最正宗的还是“清和园”饭店的“头脑”。
“头脑”这一食品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先生发明的,据说当初傅山先生为了给其母亲养病,用心研制了“八珍汤”药膳食品,让其母康复。之后,传授给一家饭店,挂名“清和园”,“八珍汤”从此易名为“头脑”。
言归正传,我们进了食品街的这家“清和园”,大门上方写着“一碗头脑我们认真做了393年”。进店后上二楼,才是清和园。我们要了两碗“头脑”,两笼烧麦。先付了钱,头脑和烧麦很快端了上来,头脑还配了一小叠咸韭菜。
“头脑”是一碗面糊汤,里面有大块的羊肉、莲藕片、长山药,还有一股若有若无的黄酒味道,汤里面没有放盐,味道清淡。除了这些可以看到的食材,它还包含了黄芪、煨面(炒制的面粉)、酒糟和羊尾油等共八种食材。喝头脑要用咸韭菜做引子。
羊肉味甘、性热,补虚开胃,配以清热化痰的藕和补脾除湿的山药,就成了一剂温补而不腻、清醇而可口的药饵。具有益气调元、滋补虚损、活血健胃、强壮身体的作用。
羊肉烧麦皮薄馅大,汤汁满口,味道鲜香。
吃完饭,我们从食品街到钟楼街,再走到柳巷,然后返回了家里。